第162章 房子的问题-《古代来的小媳妇》


    第(2/3)页

    其实韩文君就是心里不平衡了,蒋力老婆温秀秀为什么生了女儿还能在蒋家过得比自己好,还不是因为人家娘家那边给力,不但给钱还给弄了套房子,人家有了房子,可人家就是不搬,说把房子简单装修租出去,钱呢给孩子买奶粉喝,她真是要笑死了,那孩子喝的奶粉都是奶奶给买的,他们什么时候出了一分钱了,不就是想跟着家里吃喝不出钱呗,自己出去单过日子哪里有在家里这样存的钱多,还冠冕堂皇的说孩子就喜欢和奶奶呆在一起,说来也怪韩文君自己不会生,都是生的女儿,为什么温秀秀生的孩子就那么像蒋毅妈呢,老年人看见像自己的孙女就算是个女娃娃那肯定也很喜欢的。

    当时韩文君是回去了,不是被白淑娴给劝的,是不回去能干什么呢,可过了两天她又来了,不是去看自己孩子,还是说借钱的事情。

    “妈,蒋毅说了只要咱们有房子不让他租房子,他愿意和我一起搬出去住。”韩文君听了蒋毅的话就想着早些和自己老公搬出去过二人世界呢,她盼着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了,在蒋家的日子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白淑娴很想说韩文君就傻,借钱买的房子也是房子,那房子就是个值钱的东西,说白了一切都是为了房子,白淑娴就算着这里面肯定是有蒋毅妈的意思,知道这边有钱了,能不掏空心思挖点出去,你是借,但是这亲兄妹以后你还你什么时候还谁还会催你?所以你还真当蒋毅是想和你出去单过呢!

    “妈,你倒是说话呀?”韩文君很急切。

    “哎,文君呀,这钱不是你兄弟赚的,你叫我怎么去开这个口呀?”白淑娴现在也不怎么看好蒋毅了,你说她的眼光怎么就这么不好呢,挑的两个女婿都没有挑好。

    韩文君就说了叶梓的钱那不也是韩啸的钱,叶梓既然有钱能借给老二,为什么就不能借给她,借给老二是让老二去当老板,她也而不多借,就借几万块,能买个房子就成,说买了房子就等于是脱离了苦海,最后说着说着还哭,说要是自己不搬出去就是给蒋家当一辈子的老妈子的命,说得白淑娴心里也是冰凉冰凉的,都是自己生的女儿,那里能看着受苦,所以电话还是得打。

    钱是叶梓背着韩啸借给韩文君的,叶梓在北京直接就给打了钱回去,钱是汇给白淑娴的,白淑娴多了个心眼,硬要蒋毅写了个借条,女儿姓韩,可嫁到了蒋家,女婿不是自己的儿子,能防就防一把,白淑娴就想着到时候两口子要是闹架,她手里不是还有个借条可以压一压你蒋毅,当然两口子好好的过日子她就当这借条没写。

    蒋毅回家就发了脾气,说韩文君你妈是怎么回事呢,借钱给自己女儿还让写借条,这是拿你当外人呢?

    “借钱写借条也是应该的。”韩文君今天很高兴,想着不久自己就能搬出去单过了。心里美着呢,手里的钱还能买个好点的房子,弄个不错的装修,十万块呢,房子她都看好了,就选那府南河边的翡翠居,空气好。开窗户就能看见府南河。环境美着呢,距离自己上班的地方也近。

    说到房子的事情,叶家老大还就这样在叶建国家一直住着。吃他的喝他的,他都是不说什么,都是亲兄弟,而且叶建国也老是想着小的时候自己大哥对自己的好。他也喜欢家里人多,热闹。现在叶建国也是干劲儿十足,那天王翠芬就把存折给他看了一下,他就那么看了一下存折上的数字,心就飘飘然了。他叶建国这辈子也值得了,这是他自己赚的钱,不仅仅是万元户了。而且现在还有儿子,有儿子的话那他的钱就有继承人。这干劲儿那就更加的足了。

    王翠芬就不好了,她就过得不如叶建国那样精神轻松,本来现在她不到面馆去就专门在家带孩子,应该很轻松的,但她就是过得不好,有孩子的原因,更多的还是老大这边的原因。老太太喜欢不喜欢这个小孙子,那肯定就是很喜欢的,老年人喜欢的方式很简单,我喜欢这个孩子,那我就可劲儿的给你买东西,奶粉不用她买,她也不懂,那就买穿的,弄得叶贝小朋友的衣服都穿不完,当然这钱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叶建国给拿给老太太的,王翠芬就说你不要买了,买那么多小孩子长得快穿不了也浪费了,人家老太太怎么说,说穿不完就放哪里,以后叶梓生了孩子还可以穿,最后王翠芬都不想说了,叶梓以后生了孩子能穿这穿过的衣服?人家奶奶能同意?另外还有就是老太太每次给叶贝买了也给叶誉买,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王翠芬心疼呀,老太太钱用了得找叶建国拿呀。

    对于王小梅王翠芬也烦她,家里的水果什么的,那是消耗得太快了,隔天买都不够,有时候还天天买,王翠芬当时就搞不明白了,叶建国和叶建军男人都不爱怎么吃水果,老太太呢也不怎么舍得吃,说让孩子们多吃些,就这样能吃多少水果去?可她大包小包的买回来就是不够吃,她就多了个心眼,结果发现王小梅那是用袋子装水果出去,被王翠芳撞见了就说自己拿到单位上去吃,王翠芳就想你能吃得完呀?早上中午的又不是没有吃饭!不是王翠芬小气,她就跟了那么一回,结果发现什么,发现王小梅把自己家的水果拿去给她大哥那边,一次她忍着没说,后来还发现不光是水果,就是冻在冰箱里面的肉呀,鸡蛋菜蔬什么的,都往那边拿,老太太年纪大了,也没个数,所以这个事情也不知道王小梅干了多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