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魔狱》
第(2/3)页
有些事情只有尝试过了才知道行不行,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尝试还是有价值的,至少它让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走套路文的路了,只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个人其实不喜欢固定式,更喜欢尝试不同的姿势,也喜欢各种新奇的创意,主角从谆谆君子的白庸,到冷静理智的唐宁,再到豪迈爽气的岳鼎,都是不同的尝试。
罗丰的人设借鉴了唐宁,这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亦是本人的无奈。
当然,两者之前是有差别的,在大我与小我的选择上,唐宁会选择小我,而罗丰会选择大我。
总结一下,白庸是君子,唐宁是学者,岳鼎是豪侠,罗丰则是修行者。
修行者不是修真者,喜静、理性、孤独,这才是我心目中修行者的形象,他们不喜欢跟人打打杀杀,争夺天材地宝,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安静静的修炼下去。
当然,真要写这样的修行者,肯定没有情节可言,也写不成小说,所以在作品前期,我总是让罗丰去帮妹子的忙,甚至引得很多读者吐槽“主角怎么老是替妹子做任务主角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罗丰当然有自己的主见,不过若把外部因素排除,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他只会找个安静的地方进行修炼,两耳一闭,不闻窗外事,然后整部小说的内容可以参照《新中国首位飞升者》这部神书,几行字就能写完
“第一年,罗丰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收束心神,不问外物,开始修炼。
第二年,罗丰继续修炼,不食不眠,日夜修炼……
第三年,罗丰继续修炼,不食不眠,日夜修炼……
第四年,罗丰继续修炼,不食不眠,日夜修炼……
……
荒魔出世,玉洲毁灭(全文完)。”
从我个人的角度,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修行者,所以太荒元魔的出世,可以说就是对这类修行者的讽刺,比如写道境毁灭那一章,两个道士的对话,自以为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可是天降大祸,立刻玩完,反而是作为主战场的玉洲,绝大多数人都活下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