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恨极-《童养媳的春天》


    第(2/3)页

    王三姑娘当时就掩嘴笑了起来,“今非昔比,变化真大,弄得咱们快认不出来了。”说话间盯着王菁身上的衣裳首饰看不停。

    十七岁的王菁眉眼已经长开,娇柔漂亮得就像一支亭亭玉立的荷花一般。她穿着最兴时的天青色带牡丹花样的香云纱,娴雅贞静,笑容明亮,就连来“寻仇”的王家姑娘们也觉得她美极了。

    可王家的姑娘们也知道天青色要想染好十分困难,不是染深就是染浅,一般来说一百匹布料也不一定染出一匹这样的颜色来。当时滁州刚时兴这样的布料的时候,她们也曾问过市价,听到要一百一十两银票一匹,早歇了那心思了,哪想这样的布料却很轻易地穿在王菁的身上。

    若非记入王家族谱,她怎么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去年发生水灾,今年发生旱灾,我还以为像你这样的姑娘都把银钱捐了出去,整天吃糠咽菜、荆钗布衣呢,没想到竟然穿着百两银子一匹的香云纱!若不是你这会儿站在王家的院子里,我还以为自己认错人了呢。”王大姑娘说道。

    “去年的水灾,我捐了一万石大米,今年的旱灾我又捐了一万石大米,若还不能让各位满意那我也没有办法了。还是古言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看来我捐得越多某些不劳而获的人就觉得我要捐着更多才行!我捐了粮倒也罢了,若是惹得吃到肚子里的人怨恨倒不如不捐了,穿在自己身上。至于想穿什么样的衣裳,全是我自己的事,怎敢劳大侄女费心?”你这不是多管闲事吗?

    还大侄女!我呸!王家的姑娘们皱眉。

    王大姑娘讨了个没趣,只好闭了嘴。

    “听说你要嫁给自己的哥哥?”王二姑娘一脸无辜的问王菁道。

    “我父母把我托付给刘家,我自然要跟着叫哥哥,但又不是同姓,连律法都管不了,二侄女怎么想着管这件事?我看你还是好好的回去把《女诫》抄上两遍。

    王二姑娘气得杏眼圆睁!

    若是王菁罚她们抄得多,自可以说她找碴,很轻易地就可以扣上大帽子,可现在她就罚她抄两遍《女诫》,出去告状都没人相信。

    可偏偏又被她抓住了把柄,就算抄了《女诫》,也会在下人眼里落一个她不敬的名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