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上一次,白堂镜并没有傻到自己毛遂自荐,现在总算是等到了机会。 毛遂自荐可不是那么好做的,先不说他为何知道那么多情报,还有保定帝在没有吃过亏前,也不会随便把家事托付于外人。 …… 到了傍晚,白堂镜等在拈花寺附近。 小庙以百计,这座‘拈花寺’地处偏僻,无甚香火,即是世居大理之人,多半也不知晓。 然而,有人是会来的。 果然,白堂镜见到有一位大帽压住眉檐,遮住面目的男人偷偷前来。 还未等此人靠近,白堂镜便慢步从旁走出,轻唱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堂镜见过陛下。”他行了一礼。 保定帝一惊,这才发现是白堂镜当面,忙道:“原来是白小兄弟你……早知小兄弟不凡,不想竟是高人。” 显然,白堂镜能够出现在这里,再加上那首诗,只能够说明保定帝的一切都被其算中。 不管白堂镜如何得知消息,如何算定一切,都显得极为不凡。 这时,保定帝回味着白堂镜所念的诗,叹道:“家门不幸,倒是让小兄弟看笑话了。” 白堂镜笑而不语,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拈花寺。 保定帝会意过来,既有白堂镜,那么拈花寺也不必再去了。 白堂镜既在这里,显然已有算计。 这就是白堂镜的手段。 如果在第一次见面时,在对方不急的时候说破一切,只会觉得唐突。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会显得白堂镜知道得太多了。再加上时机巧合,不难让人生出怀疑。 然而,在眼下对方正着急的时候,再加上这种特意营造出来的氛围,反倒是能够让对方相信他是一个高人。 毕竟,白堂镜也不是毫无根底的,ntz神药在先,再加上如今此举在后,才显得出神效。 保定帝原以为神药出自于白堂镜背后高人,而白堂镜本人顶多只是其学徒。虽是一直没有查到对方线索,但一直没有怀疑是白堂镜自己炼药。 原因就是白堂镜年龄太小了,不过只是一个小孩而已。如果不是白堂镜言语和气度相当老练,一直以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都会称其为“小兄弟”了。 如今,保定帝已经醒悟,猜测到了一切真相,自是不敢再小看了白堂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