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自将则败-《龙腾1856》


    第(3/3)页

    打不赢就跑,是李鸿章的既定战略。就在李鸿章逃跑的第二天,太平军攻下舒城,吕贤基投水而死。

    李鸿章因不在军中,在老家而幸免于难,接到消息后万分悲痛。

    1855年11月,福济、和春等督兵勇攻陷庐州,李鸿章从战有功,受到嘉奖。其后兵分两路,西南直指舒城、三河、庐江等地东南则进犯巢县、和州、东关等地。这次战役除了舒城小胜之外,其他各地均以失败告终。李鸿章参与的东南战事,也是一路溃败。他极为郁闷,以诗赋志

    四年牛马走风尘,浩劫茫茫剩此身。

    杯酒藉浇胸磊块,枕戈试放胆轮囷,

    巢湖看尽又洪湖,乐土东南此一隅。

    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

    其悲凉之情,溢于言表。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空前内讧。福济、和春等趁机督军打通庐州东南和西南通路。李鸿章参与了巢县、和州、东关等战役,因有功而加按察使衔。1857年2月,太平军的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又向安徽北部发动进攻,攻克桐城、舒城等地。李鸿章部溃败,他带领母亲仓皇北逃。

    1857年秋,李鸿章向清政府请求为亡父丁忧守制。因为李鸿章征战有功,清政府将李鸿章交军机处记名,等到有道员缺出,给予简放。就这样,李鸿章结束了5年的团练生涯。

    “终于是结束了啊。”李鸿章对曾纪泽叹道:“过去六七年,我如牛马走风尘里。”

    就在李鸿章帮办团练期间,曾国藩多次写信给李鸿章,直接建议他效仿湘军的成功经验,别开生面的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李鸿章对自己带兵并没有多少信心。他认为把握好可以依靠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此时同是回家为父守制结束的李瀚章,被曾国藩派到江西总理粮台道。临行,身为长子的瀚章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南昌任上。李瀚章携母走后,太平军再破庐州。李府祖传宅院尽为太平军烧毁,家中所藏也被扫荡一空。

    看着家里残垣断壁,看着家宅被毁的痕迹,看着惊慌失措的家眷,李鸿章万分悲伤,真个是兵败如山倒,还加上家破人亡,他不禁又想起父亲“此贼不灭,何以家为”的遗训,心中蔓延着无尽的悲凄,痛哭流涕。

    在他绝望之际,曾纪泽带人找到了失魂落魄的李鸿章,带他速速去建昌投奔曾国藩。

    李鸿章这时只是觉得去投奔老师曾国藩估计可以寻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并不知道,他的命运,还有大清国的命运,都会因为他的到来随之改变。

    再牛逼的人,也有苦逼的青年时光,李鸿章不是曾纪泽,无法预知未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