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猛将李续宾-《龙腾1856》


    第(2/3)页

    而历时数年,攻下九江,干掉太平军的名将林启容,是李续宾取得的最艰苦也是最辉煌的胜利。这硬仗打得十分出色。

    当湘军攻占田家镇之后,曾国藩计划夺取九江,然后利用水师优势,直逼金陵。湘军水师进至九江江面,陆师进抵九江城外。

    镇守九江的林启容是太平军的著名骁将,能攻善守。湘军进攻九江西门,三战皆败,死伤甚众。湘军对九江实施全面进攻,罗泽南、李续宾率部猛攻东门,因城上枪炮木石交施,屡次抢登,不能得手。曾国藩见硬攻不能奏效,便改取“舍坚而攻瑕”的方针,留塔齐布等继续围攻九江,调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等进攻梅家洲,企图占领九江外围要点,切断九江与湖口的联系。

    守卫梅家洲的罗大纲于城外立木城二座,高与城等,炮眼三层,周围密排,营外木桩、竹签广布十余丈,较之武昌、田镇更为严密掘壕数重,内安地雷,上用大木,横斜搭架,钉铁蒺藜其上。胡林翼、罗泽南、李续宾等分路向梅家洲发动进攻,遇到太平军奋力抗击,死伤数百人。

    夺取九江的计划受挫,曾国藩退守南昌。除留塔齐布继续围困九江外,罗泽南部奉调充作游击之师南援赣中,李续宾随队与太平军作战,连续攻占弋阳。广信、德兴、义宁等府县,因功升为记名道员。

    1856年,李续宾配合正在武昌外围作战的胡林翼所部攻取武昌。那一年,李续宾基本上是在武昌城下渡过的,率部与湖北巡抚胡林翼、湖北提督杨岳斌等与太平军相持于武昌城外。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内讧,翼五石达开从武昌前线赶回天京。李续宾乘势攻占了鲁家巷太平军营垒13座,进占武昌。接著,他率军乘势东下,在杨载福水师配合下,又攻下了武昌县今鄂州市,大冶、兴国,再次因功升为记名按察使。

    1857年1月初,李续宾率所部万人顺江而下进入江西,再攻九江城。九江自1853年9月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在太平军手中。林启容在武昌将陷之时,就督军日夜缮守具,屯米粮,浚深沟,设炮台,以防湘军来犯。从1月6日开始,李续宾陆师与扬载福水师连战数昼夜,攻城不下,遂决定改变攻城战术,3月5日,他督湘军自宫牌夹起到东边白水湖尾修筑长壕,全长30多里,共6道,每道深2丈,宽3丈5尺,于6月筑成,三面合围九江。同时,他决定先扫清九江外围太平军据点,孤立九江。

    1857年9月,李续宾首先进攻九江北面的小池口,由水师炮船昼夜轰击,城内房屋全被击毁。10月,风雨交加,李续宾令陆师用稻草,沙囊填满壕沟,士兵躲在稻草沙囊之后,直扑城下然后向城内施放火箭,乘烟焰迷漫之时攻陷小池口。后来,李续宾率部进攻湖口,湘军缘梯攻城,用火箭击中太平军的火药库,登时瓦石飞空,墙垒破裂守将黄文金见势难再守,开门撤走。梅家洲守军见湖口已陷,也弃垒而走。被分割于鄱阳湖内达三年之久的湘军水师与长江内水师会合。

    小池口、湖口、梅家洲被攻占后,九江便失去了依托,陆上三面被围,临江一面也被湘军水师控制,完全成为孤城。这年底,李续宾因军功实授浙江布政使。

    李续宾抓紧围攻九江,百计并施。但林启容毫无惧色,率军坚守城中,使湘军顿兵城下一咩多仍不能得逞。

    直到1858年3月20日,李续宾再次攻打九江城。此时九江城内储备的粮食已吃光,太平军靠种麦自给,仍顽强抗击。5月8日,湘军挖地道轰塌东门、南门城墙,登城士兵均被太平军抛掷的大桶火药炸死炸伤,缺口重又堵住。此战,湘军死伤无数,胡林翼向朝廷奏报说,湘军伤亡士卒之惨,使将士莫不欷欧饮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