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草根李秀成-《龙腾1856》
第(2/3)页
次日,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督军万余进攻大刘村,他是一名勇将,身先士卒。时适大雨滂沱,太平军疏于戒备,以致寡不敌众,初战失利,李秀成的新旧营垒十三座尽失,损失千余人。
这次大败仗,使李秀成意识到,单凭自己的一军之力,难解天京之围,于是请求到天王洪秀全支持,行文各路将领,约定太平军各路人马在安徽枞阳举行会议,共商救天京办法。
1858年8月上旬,李秀成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将领于枞阳商定:先由陈玉成、李世贤等率部攻克安徽庐州,然后由吴如孝率部在庐州东北一带活动,牵制清朝大将胜保所部清军,陈玉成则率主力速进滁州东南的乌衣镇一带,会同李秀成部全力进攻江北大营,先攻破清军江北大营。
枞阳会议,使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各誓一心,订约会战”,并制定了较正确的作战方针,为再破江北大营以解京围奠定了基础。这时候的李秀成,仗打得十分漂亮!
1858年8月11日,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三部联合行动,由舒城三河镇向庐州逼进。当时,新任安徽巡抚翁同书,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师翁同龢的哥哥,他尚未到任,庐州城内仅有清军数千,由副都统麟瑞督率驻守,另由新任安徽布政使带勇万人驻守南郊。
其实翁同书到任后,也是枉然。
8月23日晨,太平军两万余人从西、南两个方向直逼城垣。清军未及交锋,即纷纷惊溃。当天中午,太平军即进占庐州城。
太平军再克安徽庐州,清廷上下为之震动。咸丰皇帝大怒,立即任命胜保为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所有皖境各军均归其节制。同时,谕令湖广总督官文从沿长江东下的鄂军中分派劲旅,赴援庐州谕令德兴阿从江北大营中酌拨马步官兵,前往庐州“协剿”。
清廷严令胜保及各路将领务必将庐州收复,否则提头来见。
太平军的主要进攻目标,并非庐州,而是江北大营,因此,未等气势汹汹的清军援兵赶到,陈玉成早已挥军由界牌直趋滁州,于9月中旬抵乌衣一带,与自全椒进抵该处的李秀成部会师。在此之前,吴如孝按约率部自庐州北进,占店埠镇及其东北之梁园,进逼定远,以牵制胜保军。
当时,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拥有兵勇一万五千余人,以浦口、江浦之间的陡冈、安定桥、小店一带为重点,分驻于西至江浦石碛桥、高旺,东至瓜洲、三汊河,北至来安、施官集的广大地区内,绵延二百余里长江内则有水师巡船往来游弋,以资接应。
战前,德兴阿得意地说:“各路马步兵勇,或多或少,择要分布,有警则奋勇向前,贼多则添拨援应海全一军驻扎石佛寺,无论何处紧急,皆可策应。”
德兴阿认为清军攻守都有把握,但作战结果表明,清军的这种分散部署,正好给了太平军以各个击破的极好机会。
李秀成、陈玉成两部太平军会师乌衣之后,众达数万,与江北大营清军相持。
9月26日,德兴阿派出部队由小店进攻乌衣。太平军奋起迎战,大败清军,歼敌三四千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