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历史3-罗林斯-《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


    第(2/3)页

    更为重要的是,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以身作则,一扫过去军政府领导层的**作风。委员会成员不住豪华舒适的官邸,他们不参加私人的经济活动,他们集中在国防部办公,并拒绝一切特殊待遇。显示了军政府的领导集团廉洁奉公的作风。

    罗林斯和其他革命委员会成员以身作则的“革命作风”,为加纳建立廉洁政府的目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有利于加纳政治的健康展,也有利于加纳经济的改善。

    被历届军政府批判的恩克鲁玛,又重新获得了公正的评价,恩克鲁玛的非洲民族主义思想和“非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受到尊重,在某种形式上,作为革命委员会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但革命委员会并没有狂热的、无条件的照搬。

    革命委员会坚持“还政于民”的保证,仅执政3个月就将政权交给新当选的以希拉·利曼为领导人的人民民族党政府,建立了1966年军事政变之后第一个真正民选的文官政府。这使多数加纳人对少壮派军人控制的武装部队的形象有所改变,使武装部队与人民之间、特别是武装部队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组织之间有了沟通。

    1979年9月,加纳军政府脑罗林斯上尉力排众议,说服激进的少壮派军人集团,在执政三个月后就实现了“还政于民”的诺言,将军政府的权力移交给在选举中获胜的人民民族党及其主席利曼总统,开启了加纳第三共和国时代。然而,希拉·利曼总统却把主动交权的少壮派军人集团视作潜在的反对派,并把他们的领袖罗林斯视为最大的隐患。于是,利曼政府采取手段打击前执政集团。先,先后将前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派遣到国外,使他们与加纳政治脱离直接的接触。1979年11月27日,罗林斯被利曼解除军职,并勒令从武装部队退役,被任命为有职无权的国务委员会委员。利曼政府又以清查前革命委员会经手的税收去向问题,对罗林斯及其军政府进行恶意的诋毁,否定革命委员会动政变及其执政时期整肃政界和武装部队中的贪污腐化、复苏经济的一切功绩,甚至展到对1979年6月军事政变者劫狱解救罗林斯的事件向罗林斯动人身攻击,还株连其家属,将在总统官邸工作数十年的的罗林斯母亲解雇。利曼政府的一系列政治诬陷的行为,为许多正直的加纳人所不屑。

    对于利曼政府的背信弃义和胡作非为,罗林斯愤怒了,重新投入政治斗争,他多次拒绝政府安排的出国学习机会,经常出入学生或青年的集会,表演说,揭露利曼政府的欺骗行为和**无能。罗林斯被迫害的情况,受到多数加纳人的同情。

    此外,利曼总统执政后,加纳的经济状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工农业生产下降,通货恶性膨胀,市场日常必需商品供应短缺,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利曼总统在接管政权时曾公开保证的将继续军政府的“大清扫”的诺言,在执政后均销声匿迹。政府高级官员争权夺利、贪污腐化的现象不仅毫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民选文官政府的一系列**行为,在武装部队下级军官和士兵中出现了强烈的不满。少壮派军人集团曾多次密谋动新政变以重建军政府,但均未获得成功,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罗林斯上尉,希望他重新出山组织新的政变。罗林斯被开除军职后,就秘密去利比亚接受军事训练,他返回加纳后,立即领导策划政变的活动。

    1981年12月3o日除夕之夜,国防部召开盛大的辞岁晚会,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警察总监以及大多数部长和高级军官均莅临与会,军政领导人沉醉于花天酒地,一直狂欢到深夜才结束,而此时的军事戒备必然松懈,罗林斯决定选择在这一时刻动政变。

    1981年12月31日凌晨3时,罗林斯在武装部队下级军官和士兵的拥戴下,果断动的军事政变,先后占领了国防部、机场、6军司令部、总统府、广播电台等重要机构,至当天上午11时,政变部队已控制了整个都。这场闪电式的政变前后不到8小时,以胜利结束。罗林斯在阿克拉电台向全国人民表了激动的和富有煽动性的讲话,宣布加纳“又爆了一场新的革命”,腐朽的利曼政府已被推翻。他指责利曼政府**无能,总统利曼本人和他的阁僚贪婪腐化和争权夺利的行为,使加纳的政局陷于混乱,也使加纳的经济走向崩溃。他向全体加纳人宣称,这场新的军事政变的目的在于:再次整肃加纳政治的**,将改革加纳已落入困境的经济结构。全国人民和武装部队给予他的“革命”全力的支持,他热情洋溢的讲话获得了热烈的相应。阿克拉地区的驻军纷纷表声明,表示支持罗林斯领导的政变。一批政府的要员和高级军官被逮捕,漏网的总统利曼和要员们纷纷逃亡隐匿,利曼在逃亡邻国途中被抓获。

    1982年1月11日,罗林斯任加纳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主席、国家元、政府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同年11月兼任国防部长,1982年11月——1983年8月兼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加纳第三共和国仅仅存在了27个月,就因利曼文官政府的贪婪无能和胡作非为,把国家推进社会混乱和经济崩溃的深渊而宣告终结,加纳由此进入长达2o年的罗林斯开明独裁时代。

    政变后,加纳政局很快稳定下来,而且新政府及正常地运转工作。这次政变与罗林斯前两次政变相比较,有一显著的特点是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原来持反对军人干政立场的加纳人,因两年多来的文官执政已显示出政客们的贪婪权力、敛取钱财和腐化享乐的**行为,转而怀念以前罗林斯军政府领导集团的廉洁和负责的作风。加纳工会大会、加纳全国学联和不少社团组织纷纷组织群众大会或举行示威游行,对新的军政府表示支持,甚至就连在1979年罗林斯军政府时期受到打击的阿克拉“市场妈妈”(女商人和女商贩)也欢迎新的军政府。一贯激烈反对军人干政的知识分子阶层,也有一部分人转变了立场。这些人心所向的状况,有利于以罗林斯为的少壮派军人集团实现他们“革命”的目的。

    政变成功后,罗林斯对组织新政权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态度,经过了十多天的考虑和磋商,才于1982年1月11日宣布成立由7人组成的加纳“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其成员均为军人,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1月22日,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任命一个由15名文人组成的内阁。内阁不设总理,并以各部秘书替代部长主持政务,罗林斯亲自兼任内阁脑和国防部秘书,起用政党人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各部长,表明军政权不以党派而以国家利益容纳各方面的杰出人才。

    临时全国保卫委员会表政策纲领宣布,加纳现阶段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向更加合理的政治制度过渡的初级阶段。民族斗争的目的是改变加纳殖民地的结构,打破外国垄断,实行经济真正独立,确保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纲领指出了解决加纳面临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1.实行“人民民主”,反对贪污腐化,让人民当家作主,掌握自己的命运;2.展“自主和有纪律的经济”,控制市场和物价,打击走私和囤积居奇,逐步“将经济活动的重点由以市场贸易为主转变为以生产为主”;3.加强民族团结,制止部族争斗,废除殖民地型的军队,维护和巩固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4.忠于不结盟立场,保证积极中立,反对种族隔离,不加入任何大国集团,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和合作而不管其意识形态如何。

    新的军政权的政策方针,是罗林斯1979年6月第一次军事政变后实施政策的继续,但现行的政策比以前更为完善、全面,也比较切合实际,改变了过去“草莽革命”的作风,因而受到多数加纳人的支持,也受到加纳各种政治力量的支持。加纳舆论认为,带有某种革命色彩的新政权,仍然是一个(部分)继承恩克鲁玛的非洲民族主义政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