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出来老的-《大宋说书人》


    第(2/3)页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身受皇恩,生食皇禄,然不思报答,不思量自己对国家做出何等贡献,不思量如何才能对国家做出贡献,却拿着国家给你们发的银钱来青楼寻欢作乐,这是昧国之钱粮,是为不廉!”

    “尔等几个饱读圣贤书的国子监生,个个都学富五车,却于此地让陈某臭骂一顿,居然很能忍,恬不知耻地还等在这里,为的便是等那小厮后面的主人来给你们找回面子?真是无耻!”

    “在此,陈某对国子监已经失望,能培养出你们这些不知礼义廉耻东西的地方,怕也好不到哪里去!由此,陈某很为大宋的未来担忧啊!”

    不过他那酣畅淋漓了,别人就大汗淋漓了。

    一群国子监生,道德不修的大帽子扣上去,怕是从此无活路了。

    “小友年纪轻轻倒是有些口才,不知是哪位大儒门下高徒,却来戏弄几个不成器的!”一个老而弥坚的声音传来,那些个国子监生一个二个都缩了脖子让出一条路来。

    高衙内这时候坐不住了,走了过来规矩地行了一礼道:“小子见过两位老大人!”

    两个老儒生,一个姓王,翰林院的编修,一个姓李,龙图阁的大学士。

    刚刚开口的就是那个王姓翰林院编修,这翰林院里的人去国子监讲果课那是应该的,大多翰林都会在国子监里有教授之职。

    所以说眼前这几个国子监生是他的学生,看到学生吃亏,王翰林这个护短的性子便犯了。

    更何况他要是不走出来,等那道德不修的帽子在几个学生头上扣实,那这几个学生可真的就一辈子都给毁了。

    这少年好狠的心。

    听完高衙内的小声介绍,陈进才笑了:“这是打了小的,便出来老的,小子陈进才,见过两位老大人。”

    不管是不是上来为难自己的,先打上招呼,有礼貌总没有错的,自己刚刚骂完这几个国子监的太学生道德不修,不让礼义廉耻。

    那么站在责备者这一方,那就要做到道德不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