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夏侯与曹-《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第(2/3)页

    也正是因此,夏侯惇能想象的出“第二届白虎山大比”参与人员的数量必然远远超过“第一届”。其激烈程度、晋级难度,也当远胜“第一届”!

    谯县之中,夏侯与曹多结姻亲连理,虽不同姓,几可视作一家。

    县里传言“曹夏一家多俊杰”,然而在夏侯惇看来,两家勉强能称得上青年“俊杰”的只二十余位。若上得擂台,可稳坐“内门弟子”之位者,仅二三名。

    这还是比照“第一届白虎大比”的水平估算的,若遇上更为激烈的“第二届”,这人数怕就更少了。

    幸好,燕大王在他临行前告知,身为‘真传弟子‘,他夏侯惇拥有两名“内门弟子”的举荐名额、五名“外门弟子”的招收名额。

    七个名额,夏侯惇想“发放”给两族子弟。如此,“一人得道”的他,也算得上惠及亲属了。

    然而他虽有好意,别人却不一定会接收。

    “此‘燕大王‘可能赐长生、能活死人?”

    开口的是曹洪曹子廉,年仅十五,有武勇、善理财,颇受长者看重。

    夏侯惇回想了一番,回答道:“长生与否尚不可知。亡去者,大王亦无可奈何。然濒死之人,大王一指可活。”

    “神龙的模样,族兄可亲见?”

    “未曾。”

    “那‘燕大王‘可能腾云驾雾?”

    “未得见。”

    “你所说‘烈阳‘…”

    夏侯惇对曹洪连续不断的质疑颇为不耐,皱眉打断道:“神龙之吼,雷泽一乡尽闻之;烈阳跃空,我白虎山上下皆观之!即便不能腾云驾雾又何妨,称仙道真足矣!”

    曹洪还要再问,夏侯惇挥手止住:“大王之能,无可置疑!子廉若无他事,毋须再言!”

    曹洪瘪瘪嘴,不再言语。他虽受族里长者看重,但面前的人可是“滕公双子”夏侯惇,容不得他过于放肆。

    “孟德曾说过此小儿是淫祀野神、祸乱之源。这事,大兄你是知道的。”

    第二个开口的,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夏侯妙才。

    “在见到真正的仙法仙宝之前,我与孟德的想法一般无二。”对这个本家兄弟,夏侯惇还是很看重的,“真仙与否、野神与否,妙才上了白虎山就一清二楚了。”

    “还是先告于孟德,看他怎么说吧。”

    夏侯渊摇摇头,拒绝了族兄的提议。

    夏侯惇很无奈,妙才族弟自幼与孟德交好,行事多以其为主。论起亲疏,自己反倒像个外人。

    罢了,罢了!

    各人福缘,强求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