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学针-《最强宿灵》
第(2/3)页
“被你这么一说,我都不敢下手了。”萧樯苦笑。之前和林雨馨逛街救下杜老爷子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容许他进行过多的思考,只是单纯地要救人。但现在有了顾忌,瞻前顾后地,他就变得畏首畏脚起来。
难道自己就要在这种地方停下吗?绝不!萧樯心跳得厉害,一咬牙便提起长针,直接刺入了胸椎一的位置。
心跳的厉害,必然导致捏针的手会发抖。
手发抖,必然导致扎错位置,或者力道失误。
萧樯的后背绷得死紧,针竟没有刺进去。尖锐的针尖直接偏移轨道,划下了一溜血痕。“痛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自己失败了。”他有些泄气地想着。很快,消极的情绪一扫而空,他又准备第二针。
他的天赋叫什么来着?坚持。
成功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心态。
项羽和时迁也冒了出来,安静地看着萧樯。医啊针啊什么的他们两个粗人不懂,也正是因为不懂才觉得困难。
“首先要稳住自己的心境。”自己的害怕从何而来?因为华佗说针错了容易出现危险。
人体上共有四百零九个穴位,包括十四条经络上三百六十一个穴位和四十八个经外奇穴。其中有三十六个死穴、十八个残穴为要害,背腰骶处占八个。信息在萧樯脑中迅速闪过,他终于知道了自己要如何稳住心境。
很简单,只要不扎中这八个穴位就可以了。
萧樯问道:“华老,我要如何判断自己刺入的地方是正确的呢?”
“根据位置和深度判断。深度暂时定义为的起有效,表症刺表,里症刺里。你胸椎三四、腰椎三都是里症,其他的位置都是表症。”华佗说道。
华佗由于经常给病人动手术开刀,熟悉人体各个部分的组织结构,这对他钻研针灸是很是有利,所以他发现了“夹脊”穴,针灸技术在当时也很有名。华佗用针灸为人治病选穴十分精当,每次取穴不过一两处,用艾灸也不过一两穴,每处灸七八壮。他在进针以后,问病人有没有酸、麻、胀、重的感觉,病人讲“有了”,就说明针效已经达到患处了。他针灸的特点是,取穴少,疗效高。他是一位针灸疗法的高手。
针灸中能否取得疗效关键是看患者有没有得气,得气也称针感,是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患者和医者都能感觉得到,患者的感觉是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或者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医者的感觉是针下有徐和沉紧的感觉。
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也没什么感觉。这是需要调整针刺方向,或者确定是否找对穴位。
“原来如此。”萧樯恍然大悟。他深吸了一口气,手在背后平刺推进。
如电流般瞬间闪过的疼痛后,再也没有任何感觉——又刺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