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打算-《悍臣》


    第(2/3)页

    张儒点点头:“不错,这个想法很早之前臣就有了,只是时机不对,所以臣一直都没跟陛下提过。王恕王老大人主持京察,相信很快便会拿下一大批贪官污吏。这些人不除,就算陛下支持开海禁,只怕也会遇到莫大的阻力。

    治理天下的毕竟是这帮文官,就算陛下坚持,那些文官一顶祖制的大帽子压下来,陛下也没法开罪于他们。

    勋贵集团是另外一个既得利益者,他们手里握着大明的兵权,他们不停搜刮着金钱,但是他们又是最好拉拢的一批人。

    陛下应该也清楚,大明的江山靠的是什么人保住的。这些人我们不能打压,只能拉拢。

    当然,偶尔抓几个不听话的出来杀鸡儆猴,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那些勋贵就会眼高于顶,以为大明没了他们就不行了。

    文官知天下,治天下,但是大明文官权柄太重,陛下应该适当收回一些皇权。臣说的不是皇权至上,而是避免大权落到某一个阁臣手中。

    大明无相,可那些阁老等同于宰相,大权在握的感觉谁都喜欢,谁都不喜欢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人指手画脚。”

    朱佑樘忍不住打断道:“你跟朕说的这些朕都懂,问题是那些文官最是棘手,他们不会像武将一样硬来,可是一柄柄软刀子,却能在无形之中要人性命。”

    这个担忧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文官治天下,那么多文官,基本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合适的理由,只要动一个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明历代君王,除了太祖皇帝和永乐皇帝之外,怕是还没有一个皇帝敢公然和文官集团为敌。

    倒是大明的太监胆子比皇帝大了不少,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个跟文官作对的。前有王振,后有汪直。当然,这些冒出来的太监,手里的权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心里憋屈的君王。

    张儒估摸着这些君王心里的真实想法无非就是,我既然不好跟你们翻脸,那我让个不男不女的太监来恶心你们。

    张儒站起来,将酒坛放下,伸手拍了拍屁股,又一把将朱佑樘拉了起来:“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可以先争取一部分人,然后让这一部分人去对付另外一部分人,一点点的让那些人改变故步自封的想法。

    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付出努力让这利益扩大化,这一点,政客和商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哦,难怪你会让你手下那个什么跑去经商。”朱佑樘恍然大悟。

    张儒有些委屈道:“这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锦衣卫真的很缺钱。”

    朱佑樘翻了个白眼:“锦衣卫的军费全部是内库出的,朕可比你们要缺银子。”

    张儒坏笑道:“开了海禁,陛下就不会为银子而发愁了,就算到时候要发愁,陛下愁的也是银子太多,而不是银子不够。”

    朱佑樘奇道:“开海禁真的有你说的这么神?”

    张儒懒洋洋道:“不是神,是事实。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大?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少银子存在?不说把那些银子全部搬到大明来,就是把那些银子的三成搬到大明来,大明的国力就会增强数十倍乃至百倍。

    想想,当我们老了之后的某一天,闲着没事上街闲逛,听到百姓议论的是今天吃的是红烧肉还是水煮鱼,那滋味,该有多享受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