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为何不抢-《幸福武侠》


    第(3/3)页

    “几位天龙寺的高才,听好罗!……”

    ……

    四楼的老夫子书生,学问家们,或《尚书》、《左传》、《礼》、《诗》、《论语》等经典,或《史记》、《汉书》、唐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典籍,或算学、礼乐、工商士农,一个个问题拿出来考问。

    郑林兰、方山海、魏雨生、蒋鑫、曹惠伟这些老生也争先恐后的抢着答,偶尔怪异、得意看向太极社七人。

    时间流逝。

    “嗯?怎么回事?”

    “你看那太极社的,好像一直都没抢到。”

    “不是没抢到,而是根本就没抢。”

    ……

    太极社众人风雨不动,五华楼中观看的人有些也低声议论起来。

    “从问政开始到现在有四盏茶工夫了吧,四盏茶,一语不发?”

    “应该是这些老夫子问得太难,不过也正常,能来五华楼,被请上四楼的,哪个是简单的。”

    “嗯,这问政向来是百官当提问官,这次让非官员来问,怕是破天荒第一次,这机会岂能错过,他们还不一个个都拿出老本,拼命表现,换作我也选最难,最能表现自己高深学问的问题来询问。”

    这些观者猜得有一点没错,四楼孔吉庆、魏瑞东、明元臣等名震一方的大儒,除了一开始出了几道简单题外,后面大多都是挑着自己掌握的最高深,最难的题来考问。

    “呵呵,有趣,这太极社的小娃娃,还真够傲的。”

    五楼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看着抢答,有的疑惑,可有些知道了些内幕的却是笑眯眯的,孟述圣左边坐着一位穿着紫袍的老者,正是大理国淮庆侯李保和,先前开场的主持就是他。

    “孟老头,这七个小娃娃这么傲,这么下去,可不行呀。”李保和笑眯眯说道。

    孟述圣眉一耸:“再等等吧,这上午还有一点时间,如果这七个娃娃还不动,我们再想办法,你看老郭那做他们老师的都没急,你这急什么。”

    “我不急,我不急,哈哈!”李保和笑着,这时——

    “那七个少年。”只听四楼响起一道声音。

    四楼孔吉庆、明元臣等‘大儒’们其实也一直注意到了秦朝等七个太极社的一直没抢答,有些人看不过去,便故意出些如‘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这柳宗元的诗,‘瞻前而顾后兮’这《离骚》的句子,连《论语》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考问,想让七个少年抢答一下,至少留点脸面。

    毕竟百官的学问比他们更深厚,考问时出题也会更难,若这时不抢答,到了百官考问更抢答不了。

    可这七人依然哑口无言。

    “你们七人既然被请来五华楼问政,为何不抢答。”明元臣严厉的声音响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