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梦相隔五百年-《大明朝之大泼才》


    第(3/3)页

    李相之一阵胡思乱想,浑然不觉自己周遭的环境是有多么恶劣。

    “大妈,哦……对对……阿婶,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您能告诉我这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了都?”

    “……”

    “阿婶,我真的都不记得了。”

    那李婶哀恸道:“作孽啊,作孽啊!”

    “阿婶,别作孽了,这到底是什么朝代啊……”李相之可急了。

    ……

    李婶已经去请大夫了。

    至于李相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端着满满都是汤水的稀饭一口一口的吸着,在李婶的口风下,李相之只知道现在是成化二十二年,也不继续问了,且不说他不知道此段历史中有哪些人物,那李婶比他还不如。

    他知道的就是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特牛逼。没办法电视看多了。而且这些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

    如今的李相之心中确实凄凉万分,因为他知道他身躯的这位名为李翊的少年人,家境贫寒,自幼苦读诗书,少年秀才,却跟李相之一样,父母在其童试没多久之后,便意外双亡了。这最失落的两年里,靠的是乡里人不断的接济才勉强维持吃穿。

    境际如此相似,都是天涯失意人。那种失去至亲之痛,那种谁怜我尘世孤独之痛,灵魂深处的共鸣可想而知。李相之从莫名的心痛之中挣扎出来的时候,早已泪流满面了。

    李相之轻叹道:“恐怕你是受不了内心的痛苦而自杀的吧,曾经我与你也有一样的想法,但我还是挺过来了,那种痛苦我懂。翊,有辅佐之意,相之,倒也符合这一层关系。今后我就名为‘李翊’,字为‘相之’吧。今后你我就是同一个人,你没有勇气活下去,那我就替你活下去吧。”

    李翊十六岁就通过了童试得了个秀才之名,算的上了十里八乡的小名人,故此乡里人都熟络的唤他为秀才。

    无论哪个朝代江南之地从来不缺才子,吴中之地更是藏龙卧虎,少年博才、名儒学士多如繁星。这古人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江南文风盛行,高榜之上,十之六七皆江南子弟,剩下十之三四估计也是靠南北区分试卷而获得的。可见江南遍地是秀才,遍地皆是。

    李相之此时窘境无疑是衣着吃穿了,虽然是穿越而来知道了李翊的遭遇,李相之也就认了,不怨恨穿越不当了,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

    服丧三载。李翊已有十九岁了。李相之虽然是二十五的人了,不过差别也不大。琢磨着李相之该出去走走看看了,这花园般的世界让他无限期待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