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观察团(上)-《大逆转1906》


    第(2/3)页

    “哎,又失败了,这个英国团至少损失了四分之一以上……”

    “德国人的战斗力真的很高,他们的火力配置也很合理……”

    “英国人的进攻战术还是太保守,他们应该……”

    “德国人也好不到哪去,他们也无法突破英法的阵地……”

    观察员们一边看,一边记录,还用各种语言交流着。在这些人里面,中国人占了一半左右。

    “看来骑兵的衰落已经无法挽回的结果了,怪不得军委不肯组建大建制骑兵部队……”杨宁叹了口气,有些萧索的说道。

    杨宁以前是在解放军动物学校当“弼马温”,呃,调教军马。他是不太满意这种工作,一直申请到一线,中日战争爆发后,终于如愿以偿。到了第三骑兵旅于了一段时间的营长,战争期间也立了些战功,不过比起其他部队,骑兵们的表现完全不起眼。基本上就是在于一些如追击溃逃敌军、穿插、侦查、巡逻等任务,主攻什么的根本轮不到他们

    昔日的“战场之王”骑兵,现在却沦落成打杂的部队了。作为一个骑兵军官,面对这样的局面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杨宁再不舒服,也没办法。因为骑兵的衰落是历史的潮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步兵和炮兵又重新夺回了属于他们的荣誉,骑兵就只能躲在墙角画圈圈了。

    中日战争结束后,杨宁积功升为上校,这时上面给了他三个选择。一个是去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当团长,一个是留在骑兵旅当副旅长,最后一个就是回动物学校当副校长。对杨宁来说,最后一个选择就算了,“弼马温”他是当腻了

    对于前两个选择,他犹豫了很久。从专业和爱好角度来说,去骑兵旅当副旅长当然是最合适的,但从个人前途和历史的发展来看,当然是装甲部队更好,更符合历史潮流。尽管这个时候的装甲部队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狂霸酷拽叼的威风,恰恰相反,他们在战场上还出了不少洋相,战场上掉链子的事情不要太多。但即便是这样,它们仍然显示出了其他兵种无法比拟的优势。

    杨宁并不是固执的中二,没考虑几天就选择了装甲兵,没有执着于骑兵这个本行。一战爆发后,还在军事大学进修装甲兵科目的杨宁被上头选为代表,进了中**事观察团,被派到欧洲来当围观群众。

    在欧洲战场上,他亲眼看到骑兵时代的落幕。当时法国的一个骑兵师向一个离开战壕的德国步兵团发动进攻,结果失败的是那个威风凛凛的法国骑兵师。在德国佬密集的机枪阵地面前,法国骑兵就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被一片片的击倒。事后,这个一万五千人的法国骑兵师,只有不到三千人失魂落魄的逃回来了,而他们的对手德国人,损失微乎其微。

    而且,这种事情还不是上演一次,在这一年多的阵地战里,两边的骑兵都试着向对手发起进攻,但是都无一例外的扑街了。如果说只是一边的骑兵扑街,还能说是士兵素质太低,军官太挫等原因,但现在无论那边的骑兵,都是同样的结局,那就只能说这是骑兵本身的问题了。

    “大宁,别郁闷了,哈哈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