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馅饼呼脸-《美娱收割者》


    第(2/3)页

    这就是《辛德勒的名单》最大的问题,斯皮尔?伯格既没有靠镜头彻底站在主角和犹太人一边,也没有做到波兰斯基后来的《钢琴师》那样近乎冷酷的理智和中立。

    虽然说物极必反,但是很多时候,如果不把事情做绝了,做到极致,反而会出现负面结果。

    如果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假装中立的伪纪实片的话,《钢琴师》就是一本没有评论没有吐糟,平铺直叙的日记。

    有意思的是,犹太人民如此的感激救助他们的“义人”,然而《钢琴师》中帮助了很多犹太人的纳粹军官韦恩,《辛德勒的名单》中左右逢源万人敬仰的辛德勒的下场都是悲凉甚至凄惨的。

    然而传说中在南京帮助了二十万华夏人的约翰?拉贝,听说下场也不怎么美妙,作为曾经的纳粹,他在战后饱受歧视,找不到工作。

    实际上是宋美龄主持的报恩行动一直在资助拉贝艰难度日,要知道断断续续资助的几千美元看似巨款,但是在战后德国混乱的经济秩序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下简直是杯水车薪。

    最可悲的是,1950年南京政府撤退海峡之后,对拉贝的资助行动就停止了,而华夏的后继政权根本就无视了拉贝这个前纳粹。

    总之,凯萨在一瞬间在脑海中把这三部影片颠过来调过去的比较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钢琴师》的风格最写实最让人信服。

    可能有东方文化圈的人觉得《钢琴师》中纳粹让主角弹钢琴的情节有点扯淡,‘都什么节骨眼了还听音乐?’

    实际上,这就是西方人的一些怪癖,或者说习惯性装逼------火烧眉毛了也要听音乐。

    就像是英国人二战的敦克尔克大撤退,飞机大炮狂轰滥炸,英**人每天的下午茶不能断……(装完逼就跑,真赤鸡~)

    说实话,英国人这个逼装的……作者给满分十分!他们愿意骄傲就骄傲去吧,反正整个国家都腐到没救了。

    实际上,华夏人的装逼指数也是爆表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时候下棋……

    咱先不说这件事的真实度,单说YY小说的前辈罗贯中同志能写出这个段子来,这货的想象力和装逼数值就已经爆表了。

    扯远了……

    话说凯萨权衡了半晌之后,觉得还是《辛德勒的名单》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钢琴师》非常好,作为一部反思战争的电影来说已经足够完美,但是电影这种载体不是公共雕像,也不是街头涂鸦,不是说创作完了,就可以扔那不管了。

    电影需要票房的回报才能保证创作人员的持续创能力,而《钢琴师》这种年度票房排名都排不上号的冷僻作品,除了“叫好不叫座”之外,没别的词汇更贴切了。

    《辛德勒的名单》就不一样了,首先它的投资回报比很高,其中大量富有冲击力的情节和镜头让它的年度票房排名很靠前。

    其次,这是一部标准的名利双收的电影,虽然凯萨无意于为犹太人摇旗呐喊,但是他跟奥斯卡奖没仇。

    作为凯萨记忆中“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的获奖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绝对值得凯萨出手一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