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明葬礼-《崇祯之血洗天下》
第(3/3)页
这番耳语,当事的两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但是满朝文武看着这一切,就感觉到怪异了。所有人都一头雾水,这大明的天下,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一个是权倾天下的大太监魏忠贤,一个是大明的信王,未来大明帝国的皇帝,两个原本应该死掐的两人,如今看来却如此和谐,而且,从眼前的情况来看,魏忠贤给所有人的感觉似乎对信王言听计从。
信王对魏忠贤耳语结束后,这才发现身后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文武大臣。那场面还是挺壮观的,一时间竟忘记了如何开口。
众大臣看到信王和魏忠贤回过头来看向众人,不知谁先起的头,呼啦啦全部跪了下来。众人口中就好似演练了千万遍似的齐呼:“参见信王殿下!”
“众位大臣平生,本王万分感激你们参加先皇的丧礼。”信王说完,似乎有些哽咽,双手相抱于胸前,朝众位大臣深深鞠了一恭。
一众大臣赶紧回礼,有些惶恐有些激动地道:“这些是臣等本分,还望信王节哀。”
“众位臣工部,随本王一起拜祭先皇。”信王没有过多客套,他明白此时此刻,完成明熹宗的丧礼,才是头等大事,搞定魏忠贤,这大明的天下已是囊中之物。
“臣弟率众大臣拜祭先皇,愿先皇早登极乐。”信王和众大臣一起跪拜在明熹宗的遗体前,三叩九拜。一时间,气氛变得非常凝重,大臣们的哽咽声渐渐大了起来,逐渐响彻了整个乾清宫。
时间过了很久,信王和魏忠贤、王承恩及一般大臣起身。大臣们逐渐退出乾清宫,分文武分别列在乾清宫门外。
这时**女眷在张皇后的带领下,身着孝服,来到乾清宫跪拜明熹宗。女眷们的哭泣声相比朝臣们要响亮吵杂了许多,这哭泣的场面让留在殿内的信王等人黯然流泪。女眷们大都不是在为皇帝的逝去而感到伤感,她们伤心地是自己从此只能青灯苦佛了此一生了。虽然大明的**殉葬制度已经被废止了,但是,对**女眷的自由还是有着严格的限制。所有有名分的**女眷包括皇后、贵妃、贤、淑、庄、敬、惠、顺、康、宁等诸妃以及后妃以下的婕好、昭仪、贵人、美人等等,终生自由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有皇子的随皇子出宫,而没有子嗣的,就只能在这深宫中了此残生了。
**的女眷,大多数姿色出众,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所以历代新继任的帝王都会严格管控,否则不仅会祸乱宫廷,而且弄不好会危害江山社稷。
信王看着跪着哭泣的一群妃嫔,心中很是不忍。但是,自己暂时也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要改变世人的观念很难很难,特别在此乱世,不对后妃管控,放任自由,必会伤及皇家体面,会动摇社稷根本,这样的风险不是信王愿意看到的结果。
随后,开始发丧,众人在瞻仰天启帝遗容后,由信王亲自为天启帝盖上棺木。天启皇帝的棺木极其华贵,极富皇家气息,棺木有八名太监抬上马车。马车由八匹纯白色的骏马所拉,这八匹骏马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杂色的毛发。在这个极其缺少马屁的年代,即使在帝王家,能找到这样八匹纯白色的骏马,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这辆马车,在天启皇帝生前受到了最高的待遇,是天启皇帝除了木匠活外,为数不多的所喜欢的东西。
马车的车身,是由天启皇帝自己亲自加工而成,整辆马车由上好的金丝楠木构成。在马车的四周车壁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九条五爪金龙。每一条龙都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仿佛随时会腾空而去一般。车内部装饰也极为奢华,内有纯手工打造的龙椅。龙椅上好的虎皮做的垫子,龙椅两则扶柄上,都无一类外地雕刻着五爪金龙,虽然是这样,但是双手抚摸上去,手感却极佳。
龙椅的宽度恰好与马车内的宽度相吻合,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保证龙椅不会因为马车的走动而出现幌动的情况。龙椅的前面如今是空荡荡的,正好可以把天启皇帝的棺木放进去。马车在设计时非常巧妙,有很好的减震措施。所以,即使加入棺木,马车在行驶时也没有发出太大的响声。这一切都可见,天启皇帝木匠活的精细。
马车在缓慢行驶着,后面紧跟着信王、魏忠贤等一般文武大臣,而妃嫔们则紧随文武大臣。从乾清宫一直走到文华殿,最后天启皇帝的棺木就暂时停放在文华殿。等待天启皇帝的陵寝修建好后,就会择吉日入土安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