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款发家(一)-《草根警察》
第(2/3)页
这种不健全的经济体制,就为张跃进这种‘蛀虫’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他和同厂的几个供销员沆瀣一气,上下其手,钻起了管理上的漏洞。
利润大、生产难度小、技术要求低的订单,一拿到就转手卖给乡镇企业。利润小甚至于亏本、生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订单就交给厂里。”
“这是个混蛋。有了这种人,企业想不倒都难。”龙若海有点义愤填膺地说道。
“是呵。好端端的一家国营企业,就这样被他们搞垮了台。但张跃进也成了宁北县第一批万元户中的一员。别人下岗是两眼汪汪,泪流满面,他则是若无其事的给自己买了一幢四合院享起了清福。
东南沿海出现走私风潮的时候,张跃进又动了凡心。重新出山跑了几趟,发现来钱确实是很快,只恨自己本钱太小,发不了大财。他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发财,大把大把的钱往家撸,心里头的那个急呵,真的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
只要手上能有一笔流动资金做本钱,张跃进敢于保证,百儿八十万完全是有可能的,三五百万也不是梦想。狗急跳墙,人急有智。一阵苦思冥想之后,还真的让他给琢磨出一条道儿来了。”
“你这一说,我倒是有点儿想了起来。他是不是让自己表哥坐牢的那个张老板?”说到这时,龙若海想到了在宁北侦查信用社杀人案时,‘小诸葛’总是在自己耳边说起的邓大安悲剧。
“怎么会不是哩!记得邓大安被捕的当天晚上,我就给你说了这件事的哩。”‘小诸葛’听到龙若海的插话,一拍大腿,说得更加的来劲。
“张跃进有个姨表兄叫邓大安,在县机床厂当厂长。那可是宁北首屈一指的大企业。表兄对他并不感冒,常常用这个表弟的劣迹,来教育厂里的供销员,让大家不要见利忘义。
也许是张跃进这个反面典型的作用,还有可能是机床的技术门槛儿高,在机床厂这块金土地上,就硬是没有发生倒卖合同的事。
但也由于邓大安将张跃进当反面教员的事,再加上他自己本来就是个无事不登门的性格,姨弟兄之间愈发生疏了许多,基本上就不走动。偶尔在路上碰到了以后,也是能避则避,尽量不打照面。
要想搞到周转资金,在张跃进所有的关系户中,能有这个能力的人只有邓大安,能找得到的人也只有邓大安。偏偏这个邓大安,又是最瞧不起他的人。”
“这种人肯定会有办法的。什么人都不怕,就怕不要脸的人。”龙若海想到了吴晓军,深有感触地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是呵。你说得一点也不错。张跃进就是一个不要脸的人。他知道,如果直接找上门去,肯定会碰上一鼻子灰。想来想去,他还是厚着脸皮到了邓大安家。不过他去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是拣在表哥、表嫂都去上班以后才去的邓大安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