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未雨绸缪-《草根警察》


    第(2/3)页

    这些人的事业就是金钱,金钱就是事业。象自己这种公务员,如果也混为一谈的话,距离贪官污吏也就不会太远。

    做清官也不容易。象明代的海瑞,那种把童稚之年的女儿饿死在家中的清官,不做也罢。只是图了一个虚名,却连基本的亲情都弃之不顾,让人不敢亲近。

    西方国家用高薪养廉,是一条出路,但我们国家暂时做不到。而且他们那儿有不少的官员,本身就是富翁。这样的人,对不义之财多少也会要增加一点抵抗力。

    龙若海也想做清官,但如果清得连住房都无力购买,看病都无法支付日渐增长的医药费,子女的教育费也只能望洋兴叹的话,这种清官也难乎为继。

    有人用‘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钱就是不能’来说明金钱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们这个国家,让官员靠微薄的工资生活,却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去享受,去潇洒,这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可以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律惩处,以此来遏制贪赃枉法的事情发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某省交通厅长换了好几任,一任接一任的进了牢房。

    这说明什么?说明贪恋奢华,这是人的本能。在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前,有自控力的人确实是太少太少。生活中也有一些贫民出身的官员,未从政之前,会比所有人都痛恨腐败。自己成了高官之后,却是变得更加疯狂。

    历史上,也有不少大家族,在思索对接班人的培养问题。有的人家让子女去享受,去挥霍,为的只是让他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真的执掌家业后,才能对外来诱惑视若无睹。

    虽然这种教育,大部分是失败的,到最后只是培育出了一批纨绔子弟。但也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抵御诱惑,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只有当自己有了钱,才能保证自己做好官,做清官,这就是龙若海的想法。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让妻儿父母整天为衣食住行而流泪,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清官的道路上能走多远。现实与理想,这是一对很实在的矛盾。面对这种不容回避的矛盾,他又将如何抉择呢?

    在和两个死党探讨这个问题时,许文杰对这个观点是嗤之以鼻。他用手指着龙若海说:“你是读书读傻了吗?要是当官不发财,大家千方百计的要做官,又图的是什么?

    自古以来,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话。所以说,事业和金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看起来是分开的,实际上是溶为一体。甚至于,这两者和爱情也是一回事。”

    许文杰的理论也有几分歪理。他强调说:“个个都知道会说金钱不是万能。我承认,金钱是换不来爱情。但是,你如果没有金钱,连老婆都娶不上,还谈什么爱情。你总不能让老婆孩子住在露天下吧?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衣食无忧,可以和那么多的姐姐、妹妹去探讨爱情。喂马的焦大有酒喝就已经足矣,还敢去想什么爱情吗?呵呵。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强是龙若海的支持者。他当然要帮着辩论,并且用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