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出去!-《俗人回档》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任谁看,大潼镇政府大楼都是超标的
如果照片里的大楼是市政府大楼,或者县政府大楼,大家多少也能“理解”一点,可大潼是个镇。
就算四山是人口大省,一个镇能有多少人?
3万人?5万人?8万人?
当然,人口超过10万的镇肯定有,但不会太多。人口再多一点,经济好一点的话,完全可以撤镇设县了。
话说回来,一个镇该编制有多少个公务员?放开了算,100人顶天了。上爆料者爆出的信息看,照片里这栋2007年才建成的大潼镇政府大楼总建筑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米。
7000多平方米除以100人,平均每人70多平方米的办民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人翻出国家里规定正部长级别的官员办公室使用面积不能超过54平方米,科级以下干部不能超过9平方米。
大潼镇里最大的官是正科级,这么一对照……
拆民搜索到了大潼镇小學和大潼镇中學的上。
照片里的大潼镇中學是一栋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三层楼,门窗破旧,墙上的裂纹十分明显,稍加注意,甚至能发现楼体微微有些倾斜,所以校方在教學楼外架了几根大原木支撑西墙。
大潼镇中學如此破旧,大潼镇小學比中學还不如。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漂亮的口号在大潼镇小學、中學和办公大楼三张照片面前成了笑话,镇里两所學校那么残破,政府大楼却气派非常。3000多万的投资,等于全镇一年半的财政收入,钱是这么花的吗?
这么大的工程,镇领导从中捞了多少?
还有,外地企业到大潼镇捐建教學楼,镇里是如何作梗,让企业不得已又拆了建好的教學楼?
地方媒体圈有两个潜规则:其一,本地媒体不监督本地,通俗点说就是本地媒体一般不报道本地负面新闻,特别是涉及官方的负面新闻(上头指令允许的除外);其二,地方媒体习惯性向下看,平行看,但不向上看,市级媒体关注本市,关注下辖县镇乡省级的消息,通俗点说就是极少“越级监督”(全国性热点除外)。
言而总之,大潼镇的事儿,四山本地大多保持沉默,但挡不住外地媒体特别是燕京媒体的关注。
4月30日,大潼镇相关部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镇里工作人员统一口径——“不知情!”
拖字诀!
陈克在拖,大潼镇在拖,拖到“五一”假期,就能松一口气。
30号这天下午3点。
陈克交代一声,提前下班,开车上了去蜀都的高速公路。
陈克在大潼镇有房子,不过是临时住所,他的家在蜀都,老婆孩子也都在蜀都。
说起来,陈克这几年并不太如意。
他27岁当上大潼镇镇长,当初是想在基层镀镀金,然后往上跳的,所以老婆就留在了蜀都。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四年多。
第一年是“沉淀期”,为了前途考虑没急着调动。
第二年,陈克想求舅舅调动自己,舅舅告诉他:“你还不到30岁,这个年纪一旦公示有点显眼,容易招人嫉妒,等过30岁再动。”
到了第三年,陈克舅舅全力争取“再进一步”,怕贻人口实,就劝陈克稍安勿躁。
接着,镇里运作镇政府楼审批,陈克有钱可捞,加上书记马上退了,不怎么管事,陈克“大权独揽”日子过的还算舒服,就暂没提调动的事。
车行路上,陈克眉头紧锁,有点憔悴。
都是被有道集团闹的!
如果不是有道拆镇中學的副楼,就不会形成关注,也就不会被人翻出镇办公大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