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农村?这话怎么说?” “农村当然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农耕文明的兴起,跟大家种植庄稼和驯养家禽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大家都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而是可以依靠自己的种植和收获来生存下去,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安家落户,随着人数的增多,也就有了农村,后来有了城市,这是一个很清晰的脉络,也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 “这三点,联系起来,就是人们从迁徙觅食到固定培育粮食,形成农村,农村大了之后种地的人就更多了,种地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农业。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而且这个发展说明,就算是大家认为最稳定的农业都在发展,那么其他的行业从衍生到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儿臣把这些全部概括起来,称之为三农问题。解决协调好了三农问题,这个根基就稳了,只要根基稳了,其他的事情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谓民不贱农则国家不怠,儿臣以为,不过如此。” 这句话出自于商鞅写的商君书,原话是:民不贱农,则勉农而不偷。国家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陈光还想说一下什么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之类小平爷爷那篇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里面的东西,随后想想这里面很多东西在现在来说简直大逆不道,为了自己的脑袋和太子之位还是算了,不说了。 不过仅仅是把这个三农问题的毛皮拿出来一说,对于这些至少落后一千五百年的古代人来说,那已经算是惊世之语了。 直播间里。 “我擦勒,一不留神又让主播装了一个漂亮的逼。” “套路,全都是套路,妈妈,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这个逼装得可以,我为你转身。” 陈光却是不理会直播间,毕竟现在是上朝的时候,不能够走神,要是待会儿说错了话,那可就日了哈士奇了。 而他这个所谓三农问题,引得陈昂止不住的称赞,甚至于让旁边的史官记录下来。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了。 陈昂当初只是有感而发问了一句,却没想到陈光能说出这样一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来。他觉得手中的奏折在这番话面前都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但是毕竟已经开了头,总要继续下去,相反他也很想听一听,陈光关于这份奏折里面所说的事情的见解。 “有人弹劾说,太子蛊惑民众,不事农桑,动摇国家根本,朕想问问太子,你怎么看?”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