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直播当皇帝》


    第(2/3)页

    陈光今年已经算是十五岁的人了,在古代社会这已经是个成年人。

    陈昂也有些错愕地看着陈光,他没想到陈光会有这样的请求。

    陈光话音一落,礼部尚书赵鼎马上站出来,说道:“不可,万万不可。”

    陈光看向自己这个老丈人,问道:“为何不妥?”

    赵鼎道:“殿下千金之躯,战场瞬息万变,所以不妥。”

    他这说的算是委婉的,陈光用白话翻译了一下,就是“怕你被搞死”的意思。

    陈光笑道:“汉书里说,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再说了,咱们这次出征,必定势如破竹,手到擒来,我不过当是去玩罢了,又能有什么危险。”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赵鼎还是不同意,道:“那也不行,就算是让洪老带兵,你也不能去,太危险了。”

    洪江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道:“赵老,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本来就应该是我带的兵,什么叫就算?”

    赵鼎不去理会他,而是对陈昂鞠了一躬,道:“皇上,圣人云:礼不伐丧,如今陈国内乱刚定,不宜对陈国用兵。否则,恐怕要糟他国嗤笑。”

    所谓礼不伐丧,是指诸侯之间交战的时候,当获悉敌国君王去世或国内发生严重灾祸时,一般都不会趁火打劫而要略表哀矜之意。

    西周五礼之一的凶礼即要求对他人或别国的各种不幸事件要进行悼念、慰问、互助,这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等五个方面。

    不仅中原,即使蛮夷之地的诸侯国也渐渐接受这样的规则。如楚共王伐陈,即“闻陈丧而止”。

    所以,赵鼎搬出这个说辞来,可谓是有理有据。

    然而,洪江似乎并不吃这一套,他冷笑道:“迂腐,你难道忘记了当年宋楚两国泓水之战,宋襄公将胜利拱手送给楚国,成为千古迂腐笑谈的典故了吗?”

    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袭被擒。楚成王挟之进攻宋都商丘,宋军坚守,数月未下。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释放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弃争霸之心,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于周襄王十四年夏,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三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遂由郑撤回迎战。

    当时,宋军已先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有利态势,但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阵列不能开始战斗”的陈旧观念,在楚军渡河之际及渡河后尚未列阵之时,两次拒绝乘机出击的正确意见,直待楚军从容布好阵势后才下令攻击,以致大败,襄公重伤,不久死去,宋国由此失去了争霸的实力。

    洪江利用这个典故来讥讽赵鼎的迂腐。

    说实在的,对于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最头疼了,你动手打他不过,跟他讲道理还特么的讲他不过,这就很尴尬了。

    周鼎还想要说什么,但是想半天什么反驳的话也说不上来,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队列之中。

    其实,他并不是反对战争,只是不想让陈光上前线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