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又被太子抢先一步-《直播当皇帝》


    第(2/3)页

    杨荣拍马屁道:“晋王殿下真是奇思妙想,能做出这样神奇的机器来,简直就是鲁班在世。”

    “行了行了,这样丑的东西。你去宫里给我请两个木匠来,让他们重新做一个。”虽然功能具备了,但是这造型实在是不敢恭维,就连陈光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

    很快,皇宫里面来了两个木匠,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俩木匠的身份就相当于领取国家津贴的技艺传承人那个级别的。

    陈光直接拿出了那个一次性能够纺织出八根棉线的纺纱机图纸来,让这两个工匠用顶级的黄花梨木做了一个。

    “奢侈,太奢侈了。”黄花梨的纺纱机,而且还是八线的,比一般的桌子还要大,用的材料那自然也是很多的,当成品出现在直播间里观众面前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叫嚣起来。

    陈光面对着这台机器的时候,也简直要流口水,他从没想过,一个机器也可以做成艺术品。打磨得光溜溜的支架,规整的木板搭扣,整个机器全部是榫卯扣起来的,没有用到任何钉子或者粘结剂之类的东西,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严丝合缝”。

    “没办法,特权阶级就是,不服来辩。”陈光在直播间里嘚瑟。

    黄花梨有多珍贵就不说了,虽然比不上什么小叶紫檀之类,但是这出自海南的黄花梨木,那也是很奢侈的东西。为什么陈光要用这么好的材料来打造这样一件宝贝呢,那自然是“别有用心”的。

    且不说陈光在自己府中捣鼓这“不务正业”的东西,城西的空地上如今是热闹非凡,几乎全城的难民都已经聚集到了那里,还好地方足够大,才不会显得拥挤。看那规模,数十个灶台,比陈光之前的格局要阔气多了,几百人不停地熬煮着浓稠的小米粥,米香四溢,让人闻着都感觉是一种享受。一袋一袋的米像不要钱一样倒进锅里不过也确实不要钱,这些都是那些米行“捐赠”的。

    只要能在太子那里留下名字,就算是捐赠再多的粮食也都心甘情愿,亏点钱以后可以赚,但是这机会要是不抓住,可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要知道,只要捐赠超过一百石以上的,就可以得到小年参与东宫大宴的机会!捐赠越多,到时候位置就越靠近达官显贵,这可是东宫放出来的原话!

    要是到时候跟哪位官人搭上关系的话

    这样一想,就算是捐一千石的精米,那也是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啊。

    皇宫中,一顶八抬大轿从侧门悄悄出城,前后六十四名精卫身着便衣,保护着这顶轿子。在轿子的侧面,便装的陈勇骑在高头大马上,志得意满,颇有些“春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味道。

    能让太子骑马陪同在旁边的,轿子里的人也只有是当今皇帝陈昂了,今天他是应太子强烈要求,出宫去视察施粥现场的。

    “父皇,京城里的各家米行,听说了救灾的善举,纷纷自发地加入进来,如今我们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保证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快要到施粥点的时候,陈勇向陈昂汇报道。

    陈昂听了,十分欣慰,道:“你做得很好,真是为朕省了很多的工夫。”

    几天之前,当陈光大张旗鼓地施粥的时候,陈勇却还在四处溜达,这引起了陈昂的不满。但是就在陈昂准备告诫告诫这个太子的时候,陈勇却使出了这一招,陈昂这才知道自己差点就错怪了太子,原来之前那几天太子只不过是在做准备罢了。这样一来,他对太子也就不由得高看了几分。

    陈勇很是得意,不过却尽量克制,谦虚地说道:“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职责。”

    “光儿那个希望工程怎么样了?”陈昂又问道,本来为难民盖房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房子刚刚建好就被大火给烧了,实在是让人惋惜。

    陈勇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道:“二弟现在肯定很难过,不过那里已经在重建了,相信不久之后就又会建好的,希望这次不会再遇上大火了。”

    “希望如此,让这些难民有个栖身的地方也挺好的。光儿明天就要成亲了,你这个做哥哥的,可要帮衬着点。”陈昂说。

    不提这个还好,一说起这个陈勇就感觉一肚子火,还好城府够深,隐藏得很好,没有被陈昂察觉,他干笑一声,道:“额,哈哈,是啊,恭喜他了,也长大了,是时候成家立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