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收木材-《盛唐不遗憾》


    第(2/3)页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个村落如此接近大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自然是要向大海索取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船只,也不去十几里外的海港,他们的食物来自海港旁边的普通海边,而他们获取海鱼的办法也很原始,那就是拿着巨大的渔网在海边捕鱼,捕到多少算多少,至于打造船只去更深的海里去打渔,他们或许是觉得太危险了,所以,并没有采取这个好办法。

    而他们的原始办法,所能打到的鱼自然不会很多,但也是够吃的了,况且,这个小村落不但距离海边不太远,身后就是森林,打猎也是能够获得一定数量食物的,再加上开垦少量的土地,还能获得一些收成。

    总之,这个小村落虽然看上去很穷,但也能达到温饱的水平,所有老百姓都不会挨饿。

    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仅限于能填饱肚子而已,更精彩更富裕的生活,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也做不到。

    看看村落那些破旧的房屋,就能猜出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多么的糟糕了,物质生活能够勉强获得满足,而精神生活就完全看不出来了,如果说玩弹弓也是精神生活的话,那也太可怜了。

    而且,李安也了解到,这个村落的很多老百姓,有很多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落,或者仅仅去过距离村落很近的地方,所见过的事物,也就是附近能够见到的东西了。

    如此贫瘠的生活状态,是必须要改变的,而只要十几里外的海港获得大发展,那么,这个小村落的生活状态就一定会被改变。

    若海港的规模一直向外扩张,这个小村落将成为海港城的一部分,乡民也将变成城市人。

    而建设海港城,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附近所有村落的老百姓,都必须要加入到建设之中,就算不愿意离开村落,也可以为海港提供原材料,以支援海港城的建设。

    比如,海港的建设是肯定少不了木材和石头的,还有沙子等物资,而这些大量需求的物资,附近村落的百姓是完全有能力提供的。

    而通过帮助建设海港或者提供物资,他们也能获得很不菲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谓是双赢。

    昨日,村民伐了很多树木,而这些树木是足够建设九个箭塔的,所以,今日他们就没有继续去伐树,有的跑去海边抓鱼了,还有的无所事事,在村落里闲逛,看着木匠们干活,时不时的会去搭把手,帮木匠提高效率,不过,因为他们不算工,所以,当天晚上发工钱的时候,是没有他们份的。

    如此一算,不论是帮忙的人,还是被帮忙的木工,都是吃亏的,但这里的村民就是如此的朴实,他们不会因为吃亏就故意拖延时间,干起活来是非常的卖力,这让李安非常的高兴。

    看到村落里有很多村民无事可做,李安突然觉得,应该找点事儿该他们做,同时,也是为了给他们增加收入。

    “港口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木材,既然这里有如此多的木材资源,村民闲着无事的也有很多,那么,何不让他们去继续伐树呢?这样,也能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的建设海港。”

    李安开口提出意见。

    “李侍郎说的是,村落周围全是树,让他们去砍树,卖给我们,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价格早就商量好了,属下这就去安排。”

    属下应了一声,起身前去安排。

    从昨日砍树开始,大唐官员就已经了解了各种树木的价格,这个价格是多年形成的,当地村民都心中有数,也不会讹诈大唐官员。

    而只要有靠谱的价格,这生意就好做了,双方谁都不会吃亏,村民凭体力挣钱,大唐按规矩给钱,长期合作下去,说不定还有优惠。

    当大唐官员将大量购买树木的消息告诉村民的时候,村落里的村民都很高兴,很多没事干的村民早就闲的蛋疼了,能利用到处都是的树木挣钱,自然非常让人高兴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几十名村民就拿起家中的伐树工具,结伴去伐树了,因为伐树不是一个人的活儿,必须分工合作才能以更快的速度伐到更多的树木。

    因为分工合作会有利益的冲突,所以,他们结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血亲组合,比如,两个亲兄弟,分别带着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如此,六个人就形成了一个伐树群体,因为是血亲,所以,不会有太多的计较,更不会在伐树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从而确保最高效率的伐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