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一节 巴士拉城入手-《建设盛唐》
第(2/3)页
顺着详细的地图走,周军的高官们心中嘀咕:“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大将军有多少的特务分布在各个城市里,与他为敌,实属不智!”
唐军至少有一万是骑马的步兵,进城后有条不紊地控制各个地区。
城里守军各自为战,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顶多是一些小部队,甚至组织不起上千人的部队进行反击,如此肉脚的力道,让周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粉碎了他们的阻挡。
巴士拉城主伯克尔是个营养过剩的大肥子,当他被周军驱赶着离开城主府,留恋地看着美轮美奂的建筑给周军任意进出,搬运着他的宝贝时,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是无尽的懊悔。
为什么要克扣军费?为什么不加固城防!
为什么军队不作训练!
结果,自己多年心血,尽成他人之物,何苦来哉!
内6城市,因为防务压力很小,安全有保障,因此城主们恨不得把军费压缩压缩再压缩,好省下钱去给自己挥霍。
古代很少有现代国家的资金调配,除了派驻的中央军和官员有中央拨款之外,地方事务开支多是自给自足,军费多了,留给其它地方的就少了。而且当时城主的权力很大,往往能够控制地区收入的支出,自主性很大。(往来只靠马匹输送文书,中央无力管辖得太多)。
对于距离战争很远的内6地区,许多城的城主给出的军费是恨不得越少越好,别说是养军队,顶多就是当警察来使用。
倒不算是个“缺点”,没有战争,你养这么多兵想干什么?造反?!
巴士拉城的税入不少,但伯克尔的贪婪之心比起其他内地城主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当地军费支出是少之又少。
总算因为商人们的压力(商人怕抢),还是维持着一支起码的军队。
仅此而已!压制造反的土鳖可以,对付武装到牙齿的唐人则毫无胜算,唐人一来,立即溃不成军。
于是伯克尔成为俘虏,他家的浮财足足有上三百万贯(不计;固定资产)!
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唐军允许他带走他力所能及带走的银子,并安排仆人服侍他与他的家人。
然后按着情报搜刮当地的富翁贵族家里财产,独独饶了各大海商。
当地最有钱的是海商,他们作梦也没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唐人,正担心着他们的家财、仓库和船只安全时,却见到唐军在港口处贴出告示,声明保护海商利益,欢迎大家继续与大周贸易。
原来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