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建设盛唐》
第(2/3)页
倒也不滥杀,只要不跑,那周军只会抢劫马匹牛羊牲畜和粮食作补给用,甚至连金银珠宝也不放在眼里,毕竟所图兹大,不想节外生枝。
当然,如果路遇之人想跑的话,那只好追上去将他们灰灰了事。
是以各地民众对于周军的进军倒没有怨声载道,也没有激起他们誓死去通报消息。
……
凭借地图,三路周军进展顺利。
找不到吃的,马匹携带的东西还可以支撑。
要是没有喝的,喝马血这东西,唐人毕竟不是彻底的游牧民族,还是要喝水。
水源地,在地图上标有!
哪怕是沙漠中也找得出绿洲,使得补给不缺。
周军依水源进军,活人饮马,实在快活,他们甚至还有大把的口水在休息时唱唱军歌。
亦让诸人感慨,对于韦晞隐藏的实力有更深的认识。
这走啊走的,六万人穿越了沙漠、戈壁、沼泽、森林、山岭等等,计划在伊斯法罕前的纳恩城取齐。
由带路党打着大食军旗先行,老规矩,见到马匹就抢,见了逃跑的人就杀,居然让他们摸到了伊斯法罕的边缘的纳恩城。
属于一片水沼地区,周军隐藏于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无人知晓杀星已到。
先派出细作,前往伊斯法罕
……
伊斯法罕的城池倒不是很高大,它原为波斯人的城市,后来阿拉伯人到来,攻城时将旧城破坏。
阿拉伯人的征服不慢,很快地伊斯法罕变成了内6地区,因此修建城墙就不再是当务之急。
经历多年的丝绸之路的滋养,它变得非常的繁华,人来人往,城里随处可见的建筑精美的石头建筑,里面的人衣着华美,竟有相当高的比例是穿着来自东方的丝绸,奢华可见一班。
虽说大食与大周交战,丝绸之路的北线(就是中亚地区的昭武诸国,这条线路相对好走)已经断绝,但南线(过葱岭到阿富汗,这条线路都是高山雪线,难行)还是有一些大胆的商队运送货物而来(大周并不禁止,没谁与钱过不去),因此,伊斯法罕有所衰落,生意还是有得做,也得以保存一定的繁荣。
城里城外沉浸在和平气氛中,马照跑舞照跳的哪怕是呼罗珊行省有公文至此,要后方加强戒备,也并未实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