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节 打脸的至高境界-《建设盛唐》
第(2/3)页
官员中有的人同仇敌忾,有的人则面有忧色,肯定有人面有喜色。
中书令裴炎觉得过火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提,但不应该此时提,不合出了一声道:“韦晞攻契丹之事朝廷已有明断此事……”
等的就是你!
刘秉恩眼睛大亮,声音更高:“前有裴中书令杀降(突厥),今有韦大将军擅杀(契丹),可谓一时瑜亮!”
可不可以不提这壶!
裴炎那个后悔啊,早知道裴行俭死得早,也就不要理会他咋的了。(裴行俭降服突厥人,裴炎嫉妒,不管裴行俭答应突厥人的投降后免死,坚持把投降的突厥贵酋通通杀了,从而背上不仁义和失信的名声)
类比骂过,刘秉恩进一步直斥裴炎尸位素餐,与郭待举沆瀣一气,只知曲逢驸马与公主(太平公主躺枪),上不知报答圣恩,下难为百官表率,岂可统领百官!
裴炎阴沉着脸,而百官佩服万分,不管今天结果如何,这刘秉恩连攻韦晞、郭待举与裴炎三个权贵,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位御史骂骂咧咧,总算给出了一些干货,那就是先前郭待举对韦晞大行方便之门之事,此为旧帐,新帐则是郭待举出身许州颖川(河南许昌),他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管户部,在拨款给地方的时候,关照家乡,给多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户部高官拨钱下达地方,又不入自己的钱包,真不是个事。
但给放大了,那就是个事。
刘秉恩讲完,哗啦一声跑出来十多个御史一起跪着同奏,声势足足,这大朝会给他们搅成了什么样!
不可能把这么多御史处置,武则天说道:“对御史检举之事,着裴卿领衔,会同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到户部调查……”
“禀太后殿下,不必查了,此确为真事,臣有罪!”郭待举认了。
这么大的朝会上,任哪个当政者都得考虑影响,况且,还有其它缘由,郭待举遂罢相职,左迁为太子李成器的左庶子。
三天后,唐军前线大败的消息传来,上万人的损失,消息如疾风般地吹来,一时间朝廷都懵懂了:韦晞居然败了?
震惊、痛惜,却有人高兴!
“我就没说错嘛!”刘秉恩得意忘形地道,追加弹劾。
郭待举因为是韦晞的举主,先受牵连,被贬官至营州,限一天后即刻离京!
他匆促离京,除了太平公主给他准备了丰厚的程仪之外,几乎没有人送行,悲惨无比。
因为大家收到风声,形势变了!
朝堂最新消息是武承嗣官拜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补了郭待举的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