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建设盛唐》


    第(3/3)页

      “好!”

      冯小宝立即发令道:“第一府兵和第一预备府兵随我出发!”

      “是!”众将轰然听令。

      然后他吩咐程伯喜道:“(通湟)县里就靠兄弟你了!”

      “小宝你放心,我必定守好县城!”

      ……

      第一府兵实质是嵩阳县折冲府,为上府骑兵,人数一千二百人,不过冯小宝指挥的部队多了,干脆省事地说是“第一府兵”,以此类推。

      都尉是范无伤,现在他够爽了,四品职事官(上府折冲都尉)和四品寄禄官(宣威将军),已经超越了他在禁军退役前的位置,而这一切都是不到几年功夫就办到的!

      而第一预备府兵则是冯小宝征发的为他放牧的牧民组建而成,他们在放牧同时进行军事操练,以骑射为主,骑战为辅,弓箭不错,护甲很一般。

      他的手下,还有足足五支预备府兵,都是骑兵,只要需要,随时征招入伍,为他而战。

      两千多人都是一人双骑,轰轰离城,道路尽是水泥,部队可以小跑行军,不怎么费力。

      一路前行,尚无敌警,直到湟水边上,那里有一座宏伟的水泥大桥!

      架设在崇山峻岭中的水泥桥,虽说只有区区十米宽,百米长,也是极为惊人的建筑了。

      湟水一号桥,冯小宝主建!

      作为一位建筑师,冯小宝也学习过修桥术,在湟水边上建桥,成为大唐向西海出击的交通要道。

      因此在桥两边已经要塞化,驻扎了一个折冲府兵,以防吐蕃攻击。

      另一座桥则在大通河上修建,已近完工,届时,大唐的兵员、补给沿着水泥马路,将源源不断地通过两座大桥后,杀向吐蕃!

      吐蕃人还以为是以前的大唐,殊不知大唐于大非川兵败后,冯小宝的崛起,让胜利的天平向大唐倾斜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