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你指哪里?”我转眸画作,不由询问。 “颜色。”他说,“灯光的颜色。” 视线随着渐变的色调细细挪移,作者笔下的光华将大厅笼尽,细腻的明光由浅白至淡金进而逐步加深色泽,流溢而下仿佛荡漾着曲调,在每个宾客身上或重或轻地萦绕,整个场面烘托得盛大华丽,有说不出的美感。 可是,这有什么问题呢? “你看那里,”司天浙说,目光引导我落向画中的一位女士,是我的姑姑,雪莉,“她身上的灯光,有什么不同么?” “这么说的话,”我观察片刻,渐渐发现了异常,“那里的灯光似乎……稍微亮了些,也柔和了些,对,相对于周边的其他人来说,即使并不明显,可她身上呈现出这样差异的色泽也是太奇怪了。” “没错,而且画中虽然没有体现,按照一般的设计原则,顶上安置的照明灯在格局上都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对称,倘若她上方果真装有一盏特殊色调的灯,又或者因为几盏灯的光芒交错而生成这样独特的色调打在她身上,但为何不见与她距宴会厅中心——也就是那盏水晶吊灯所在位置同样远的地方呈现出这样的光芒?”他语调已是认真,逻辑剖析有条不紊,将所有线索一一摆开。 我颔首,接着他的话音分析,“甚至于在场所有人,没有一个被这样的光芒照耀着,唯独雪莉姑姑自己,仿佛某种明亮又柔和的光彩眷顾在她周围一样……而且尽管我对这位姑姑并不太熟悉,却从未见她面上有过这样温婉的模样,甚至连眼光都轻柔似水。” “画家笔下的作品,往往或多或少地带出一点个人感情,掺杂着画家本身的情感倾向。”他平静道,“我们不妨这样大胆地猜测一下。” 我沉声,暗暗思忖着,忽然想到方才翻阅希尔先生的日记时看到的这样一段文字: ‘今年的冬天很冷呢,Thorn。’ ‘那你会在这里多待些日子么?’ ‘似乎不会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