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文坛震惊-《文艺圈枭雄》


    第(2/3)页

    小林女士挂了电话,从房间出来。

    那三位老爷子还在神情激动地跟巴老说着些什么。

    “爸,刚我接到编辑部小萧的电话,她告诉我,肖飞决定把《收获》刊发《兄弟》这部作品的稿费全部捐赠给杂志,他不要一分一文。”小林女士向父亲说道。

    “哦?他真是这么说?”巴老白眉一挑,沉声问道。

    “是的。爸爸。”小林女士点头。

    其他三个访客也是一脸的惊讶。

    “《兄弟》的全部稿费,一共有多少钱?”一老作家问。

    “按照编辑部之前跟他商定的稿酬,他这部长篇一共应该拿到30多万的稿费吧。”小林女士说道。

    三个访客同时倒抽了一口冷气。这真是好大一笔钱。

    “肖飞的稿费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又一老作家问。

    “《兄弟》全书50万字以上,千字百元,这就是五万多元,《兄弟》下是单独成册的增刊号,刚刚上市已经销售出30万册以上,按我们的测算,这本增刊号杂志很可能最终的销量会达到六十万册左右,按5%的版税计算。总共加一块稿费超过30万是确定无疑的。”小林女士说。

    “《兄弟》这本小说写得的确很好读,卖得那么好,也是应该的。”一老作家颔首说道,“30万以上的巨款。说捐就捐了,好大的气魄,就看这一点,肖飞这孩子就很了不得了。惭愧,惭愧!看来是我有些误会他了,他也不是那种贪财好利的人嘛。”

    “啧啧!那可是30多万啊!”另一老作家有些失神地喃喃着。

    “收获有那么多钱发稿费吗?”第三位老人家有些怀疑。

    作家就没几个富有的。从解放前走过来的老作家们,绝大多数是潦倒失意的,生活过得并不好,能一本书拿到30万以上稿费的,更是鲜见。

    所以,这几位老人家都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小林女士一脸的骄傲向三位老人家解释道:“肖飞也是被《收获》一手培养出来的青年作家,这孩子性格很好,为人真诚沉稳,处事上也是大方得体,他捐这么多稿费给我们,也不算奇怪的;《收获》杂志从去年推出长篇小说专号这一品牌以来,每一期的长篇小说专号卖得都十分的火爆,每一期销量都超过50万册,而且,在长篇专号的带动下,正刊的零售量和订户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我们杂志现在每一期的利润都在一百多万元呢,长篇专号每期都能为杂志社带来三百万左右的利润,30万的稿费,自然是支付得起的。”

    “小林这么一说,我就知道,我是杞人忧天了,我第一次听到《收获》要改变稿费制度,要大幅度涨稿费的消息时,在不了解《收获》现状的时候,我是觉得《收获》这一举动有些鲁莽了。现在知道《收获》这么能赚钱,那涨点稿费,让作家们也多赚一点,也是应该的。”一老作家笑着说道。

    “哈哈!老钱,咱们这些老不死写的东西,都已经过时了,想上《收获》,想赚《收获》的高稿费,等下辈子吧!”另一老作家酸溜溜地说道。

    “那可不一定,我是不服老的,告诉你吧,老张,我憋了好大劲儿,耗费了十年以上的时间,写了一部长篇,眼看快写完了,我可是觉得,这部作品够质量刊登在《收获》上呢!”老钱豪爽地大笑着说道。

    “小钱,你的长篇可以拿给小林看看。”巴老也笑吟吟在旁说道。

    在巴老面前,老钱还算得是小钱。

    “钱叔叔,您的大作当然要第一时间投给《收获》的,什么时候写完了,告诉我一声,我亲自登门去取稿。”小林女士直接提出了约稿。

    三位老作家在巴老这里待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他们憋着一股怒气而来,现在,因为听到肖飞甘愿放弃一大笔巨额稿酬的消息,心结打开,一个个都心情舒畅起来,也就告辞离开。

    等老作家们离开。

    小林女士对巴老说道:“爸,您休息一下吧。”

    “没事,不累,我看看书。”巴老说道,“你帮我把刚出来的《收获》增刊号拿来,我要读《兄弟》下。”

    小林女士就将杂志拿过来,开始给巴老念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