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惊人相似的历史-《文艺圈枭雄》


    第(2/3)页

    一篇文章,原则上要由三个评委评阅,最后给出一个恰当的分数。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所有的复赛文章已经差不多全部批完了,名次也最终要确定下来。也就在这时,一个评委叫喊了起来:“呀!b组的一个原来拟定为第一名的参赛者怎么没有过来复赛呢?”

    “哪个没过来复赛?”《萌芽》编辑部的一个工作人员连忙问道。

    “韩涵,我记得,他的两篇初赛文章是相当棒的,他还是魔都本地的人。按理说不该缺席复赛的吧?”那评委又说道。

    “原来是韩涵呀,这个我有印象的,他的那两篇初赛的文章我也看过,写得真的挺好的。”戴侯英这时说道。

    肖飞在旁没说话。却是摇了摇头。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虽然从筹备到举办,到最后的复赛什么的,工作做得都还算细致,但毕竟经验不够丰富,疏漏什么的总是难免的。

    历史的惯性再次的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啊。

    这个问题被反映到《萌芽》编辑部赵主编那里后,赵主编马上让人去了解情况。韩涵在自己参加初赛的文章后面写的有家里的电话号码。

    电话打通,赵主编这才发现,自己这边竟然是忘了通知韩涵过来参加复赛了。

    这可怎么办?

    评委们又是一阵的讨论。

    有的认为,既然错过了复赛,那就将错就错好了,如果让韩涵过来复赛,那对别的选手不公平的。

    但也有的认为,是编辑部的过错,忘了通知人家过来复试,而过错的后果却要选手来承担,这更加的不公平。

    讨论到最后,叶兆言认为,既然本届大赛基本是按照初赛的文章来评奖,那么,韩涵的获奖其实已经算得是之前就确定了的。他建议,还是把韩涵叫过来,单独复试一下,如果表现得好,那就继续把这个一等奖颁发给他就好了。

    评委举手表决。

    肖飞也投了赞成票。

    最终决定下来,给韩涵家里打电话,让韩涵次日的上午过来单独复试。

    对韩涵的复试由谁来负责呢?

    “这事就由肖飞来负责吧,他年轻,责任心也强,跟韩涵这样的孩子估计交集也更多一些。”叶兆言提议。

    “我看可以。”戴侯英表示赞同。

    “那就这么定了吧。”蒙老说。

    就这么着,肖飞被赋予了复试韩涵的职责。这让他挺感到意外的。不过,他对自己的这份职责也很有兴致。

    他在想,15岁的正太韩涵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叛逆、高傲、中二?还是在这些包装之下的焦虑、困惑?

    且说,韩涵是在8日这天通过看电视才知道,今天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举行复赛的日子。

    他看了新闻之后就很是烦闷。

    他看到这项赛事的启事之后,是下了很大劲儿去准备参赛文章的,他寄去《萌芽》编辑部的两篇文章是他精心写作出来的,他觉得还是非常满意的。

    怎么就连复赛都没能入围呢?

    韩涵在反思着自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