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中了还是没前途-《贵女穿书守则》
第(2/3)页
下人只要忠心就好,懂得太多,心思太活,也并非好事。
刘氏看了顾嬷嬷一眼,心道:嫣红一向精明仔细,只怕心里原也明白一二。
晓得分寸,便是个好的。
对于顾嬷嬷的提议,刘氏这一回并没有把话说死。但从那略带不喜的语气中可以听得出来,她心底是不大愿意的。
夏家的姑娘再不好,也由不得旁人来教导。
只不过二丫头变得太厉害,叫人心里不安,她自个又不大乐意去管,方才有几分犹豫。
屋里点了宁神香,味道略重,不过还算好闻。
刘氏等了不一会儿,先前出去探问的鲁嬷嬷便带着一脸笑意笑盈盈的跨进屋来,叠声笑道:“老夫人,是二爷大喜了。”
她却不接着往下说,只笑着,倒像是卖关子。
刘氏一挑眉,看了顾嬷嬷一眼,顾嬷嬷会意,笑道:“到底什么事?你个老货,莫要卖关子。”
鲁嬷嬷是夏家的家生子,虽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了许多年,却始终不得老夫人重用。
也是她这人没什么眼色,性子又鲁钝,怪不得主人家不看重。
但她家是积年家奴,也不好薄待,再加上鲁嬷嬷虽不聪明,却胜在老实听话,且最最叫人看重的一样,便是忠心,这才能自刘氏嫁入夏家起,便在她身边伺候到如今。
外头有什么不避人的事情,刘氏就愿意让她去做,她也乐意去做。
鲁嬷嬷是打心底替二老爷高兴,笑得牙不见眼:“二爷高中了,二甲第九名呢!”
刘氏垂眉落眼,心道:不过是个二榜。
眼下大晋朝官员充沛,即便中了,也就是在翰林院挂个庶吉士的闲职,连个品阶都没有。这几年科举取士,只头三名才有实缺可任,其余人等,多半是干耗着罢了。
那些寒窗苦读的寒门士子还能回乡谋个主簿之类的司职做,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却是不能的。
虽然夏老爷子当年只在户部谋了个郎中的职,但夏家在仕林一向薄有名望,乃是士族出身的大户,哪怕败落了,也并不曾落到要跟寒门士子争官的地步。
再者,也怕大儿子面上不好看。
二甲九等,这名次其实倒也还好。不过刘氏清楚小儿子腹中那点笔墨,这几年大儿子受上边看重,这多半是看了他的面子,才给排的靠前。
大晋朝的科举制度,除了头三甲,圣上都不会亲自过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