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二征兵基地-《暴明》


    第(2/3)页

    四月五月间,铁血军第二征兵基地的朱含山金矿场,大概有五千多流民在封川镇被打着去朱含山淘金的名义招募之后,先是封川镇渡过西江在荒废的江川所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隔离检疫之后,将其家属和部分不合格人员运往泷水县加入当地的联社,剩下二千多年轻壮年流民则进入到朱含山金矿场,和那二千多金矿工人一起接受铁血军正儿八经的初训。

    现在铁血军补充兵训练在经过朱浩大少爷和铁血军训练管理部参谋们的总结下,对于流民和年轻力壮的金矿工人,形成了一整套方案,将整个训练过程分成了几个阶段。

    刚开始,朱含山金矿场里的补充兵们,被分成了两部分,体力差的进行为期一个月时间的打底初训(就是吃东西恢复为主,铁血军的内勤站姿为辅,不要求严酷的训练),剩下的一等补充兵们在初训阶段,接受跟上川岛军校一期学员同样训练内容。

    进入六月份,朱含山金矿场里的补充兵们,不进行大体能的操练,主要是铁血军训练管理部送来的朱含山金矿场补充兵的身体参数中,一等补充兵们身体素质下降的很快。朱浩大少爷研究了研究去,还找了上川岛医院老中医,姓邓的老中医告诉朱浩大少爷,那些补充兵是气血亏损。那些补充兵在江川所检查身体时,大部分的年轻的补充兵身体犇棒,实际上身体在暗暗亏损,连续一个多月的大强度训练,都累垮了。

    明末的铁血军补充兵们,绝大多数人是缺乏营养,造成体能较低,虽然这些被招募的补充兵们多是农民,淘金工或者西江渔民出身,吃苦耐劳没有多大问题,可是第一个月还好,第二个月就身体素质开始下滑,爆发力和耐力方面严重不足。

    不像朱浩大少爷上川岛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四个月周期循序渐进,基本没啥问题。

    在铁血军第二征兵基地的朱含山金矿场时,铁血军训练管理部参谋们按照朱浩大少爷,小册子上的后世那种大体能训练方式,狂训那帮一等补充兵们结果训出病来了。

    一开始就让补充兵们接受大体能训练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大批补充兵们因为身体无法承受,训练之中晕倒或者脱力脱水的情况非常普遍。

    后来朱浩大少爷打发训练管理部参谋们,问上川岛医院的老中医,参谋们才发现了问题所在。实际上朱浩大少爷也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人在身体营养方面,远差于后世之人,如果不改善其体质便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大体能训练的话,他们很难承受住这样的训练强度。

    至于叫训练管理部参谋们去询问上川岛医院的老中医,是朱浩大少爷觉得什么事都是老子一个人处理,朱浩希望手底下有独立做主的精神。小事自己搞定,大事请汇报。

    于是,六月份,这一次朱含山金矿场成立了铁血军第二征兵基地,朱浩大少爷跟铁血军少校冯毅等人商量了一番,决定,下一批补充兵一定要改变以前的训练方式,不再对补充兵们进行大体能的训练,和体力差的补充兵一样进行为期一个月时间的打底初训。主要对其进行操列和口令的训练,先让他们养成一个服从的意识,并且在打底初训阶段,多让这些补充兵们学一些有铁血军的制定和各种规矩,让他们先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打底初训阶段,训练管理部通过朱含山金矿场,新兵食堂给这些补充兵们提供交好的饮食,并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鱼类,肉类,蔬菜,甚至每天给出老中医的乌鸡加红枣还有一些缓解体力疲劳中药药丸,对于补充兵们身体绝对是立马见效。让补充兵在打底初训阶段获取更多的营养,改善他们的体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