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猛子哥-《暴明》


    第(2/3)页

    这是,黄宇副营长用精致的望远镜看到从五里以外的新桥镇六都乡来了,一帮五六百人的家丁民壮。走的近了从望远镜看到,领头的一人头戴青铜盔,朱缨倒洒,上身穿青铜甲护心镜,亮如秋水,骑在一匹草黄的黄彪马,好一副大明高级武将的风范。

    来的这人是明朝将领、抗倭英雄陈璘的孙陈泳素。(陈璘是广东翁源县龙田铺(今周陂龙田村)人,以军功升迁,后举家迁至云浮,定居六都乡。死后赠封“太子太保”,明万历帝赐匾“开拓第一功”,赐联“辟土开疆功盖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明末,陈璘孙陈泳素迁至韩国,至今繁衍300多户、2000多人。)

    陈璘先于嘉靖末年屡平广东贼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大败石曼子(岛津义弘),立下援朝第一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死后,赠太子太保,荫封为百户。

    陈璘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绩:一是平定两广的匪患,并落籍粤西云安县(时称东安县),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二是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尤其是露梁大捷一仗,中朝联军大败日军,成为世界海战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让日倭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三是平定播州叛乱,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陈璘亲自指挥的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被列为世界古代八大海战之一。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的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此大捷之后,200多年,倭寇不敢萌生侵略中国之念,而朝鲜亦得复国。

    他的孙子,陈泳素是靠祖上的荫封的锦衣卫百户,在新桥镇十里八乡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他跟总兵卢孝敏是亲家。这不,十六七岁无所事事的陈泳素,一听他父亲讲,表哥卢孝敏这二天率领他的碣石营来救端州城,刚好路过新桥镇。

    心野的很的陈泳素,他乘着他父亲回老家广东翁源龙田村“龙田城“,陈泳素就偷偷摸摸的率领在新桥镇六都乡庄园的五六百人的民壮家丁,前去投靠表哥卢孝敏。

    明末,大明的武将十分躁动。这些事实上在明朝末年各个军将世家们都感觉到大厦将倾,在一百多年的行伍生涯中,有得军将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和纠葛。

    广东军将世家尤其是陈泳素这样的延续百年世家的事实上的duli王国。因为军将世家的传承和延续百年的惯例军将们熟习武事,善于用兵,手下各自又有着一批敢于拼杀,勇于任事的兵卒,在长期的战争中成为了卫所和军镇得以存续的中流砥柱,也成为了真正的骄兵悍将。

    陈泳素是靠他的爷爷陈璘,荫封锦衣卫百户在乡里称王称霸。陈泳素当他爷爷陈璘为偶像总想打战建功立业。

    此刻,总兵卢孝敏得报,自己的表弟陈泳素率领五百多位家丁民壮,前来投靠自己。总兵卢孝敏大喜,扑棱一下,从滑竿上跳着下地,赶忙往营寨就走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