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42年防毒面罩-《暴明》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崇祯十五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非常勤勉的崇祯皇帝又如往常一样发出了《罪己诏》,其中痛心疾首地说道:“我设置官员,本来是为了治国安民,但基层的官员贪赃枉法,搞得百姓生存困难……”这些话表面上做出了时刻自醒的样子,但其实却把所有毛病都推在了别人的身上,实在是不算厚道。
在明朝的历史上,周延儒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在一部分人眼里,他有着忠臣的一面。特别是他第二次当政之后,确有些革敝出新的举措,甚至也有史书称赞他“中外翕然称贤”。但假如我们通观他的仕途生涯,就可以发现,这个“中外称贤”的人,骨子里实在攀不上那个贤字。玩起政治黑手来虽然不及另一个浑球前任首辅温体仁,但也绝对是一把好手。
二次出山以后,首辅周延儒控制的这些言官清流们针锋相对的“邪恶势力“,主要是朝中的齐、楚、浙三党的残余分子。像提督两广军务吴宣庆,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一个是楚党的残余分子,一个是浙党的领袖。其实这三党也未必见得就是什么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只不过是根据他们各自出身地域的不同进行划分,进而取用的一个比较简单与笼统的概括性称谓。
首辅周延儒所在的东林党,是指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曾任吏部侍郎的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时政,批评人物,而朝中诸多正直之士与之互通声气,由此形成的一个旨在以舆论力量对抗奸党的清流团体。
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大抵便可视作东林首倡者们在结社伊始最为原始与崇高的政治纲领。
为什么正义凛然的清流志士东林党人。后期变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集团?因为天启年间的那场劫难,东林党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怕了。遭阉党重创后,东林党苟活下来的大多是软骨头,这些软骨头窃取了东林党的领导权。
其次是因为在崇祯朝,东林党本身的毛病扩大化。什么毛病?清议——“空谈之气胜”。有人说,大明亡于东林党,这是言过其实,东林人无心祸国,只是无力救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知道,清兵南下以后。史可法,是个抗清名将。他坚守扬州,给清兵以重创,铮铮铁骨,可歌可泣。
当然了,有“正“必有“邪“,要是一个朝廷里全是好人;可惜,这种情形似乎从未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当中出现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