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铁范-《暴明》


    第(2/3)页

    从明末到清代广东铁业不断发展着,它还是有个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的。象这样的炉场,可以说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了。

    朱浩想了一下这个时代的工匠还不太了解煤炭中含有硫,硫会降低铁的品质,但是他们也发现用煤来炼铁,出铁快,但是易发脆,炼完铁的产物主要是铁水(生铁),煤气和炉渣。

    铁矿石经高炉冶炼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灰铸铁等几种。生铁性能为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良好的减振性、良好的耐磨性能、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低的缺口敏感性。

    伊格纳缇伍兹铁模铸造铁炮的时候,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如此一来,使得铸炮工艺变得简单了许多,最重要的是铸炮用的铁范不再是一次xing使用,可以反复不停的使用,彻底省去了先制造泥范的时间和工序,大大节约了铸炮所花费的时间,同时又因为铁水浇铸进铁炮模之后,受热均匀,炮身中不会再出现有水气造成气眼和气孔的情况,铸成的火炮质量大大提高,基本上确保了不再会出现因为质量问题炸膛的事故。

    铁模的特点是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用一工之费而收数百工之利”,“用匠之省无算”;减少表面清理,碹铣内膛的工作量;铸型不含水分,少生气孔,用后收藏,维修方便,如果战时紧迫,能很快投产以应急需。

    大明的火炮铸造废品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炮管内外的冷却速度差距问题,还有用煤来炼铁。

    而且炮管的口径越大,炮管壁也越厚,炮管内外冷却速度的差距也越明显,由于这冷却速度的差距,许多材质不好,不够均匀的炮管,就会在冷却时因为热胀冷缩而在火炮身管产生裂痕。而身管出现裂痕的炮管,自然就是废品了。

    不只如此,由于炮管内外冷却速度的差异,有些裂痕外表上是看不见的,而是在管壁金属内部。所以当时造好的火炮,均需作第一次试放。就是在炮管内填满火药但不装炮弹,释放一次,以管壁无裂痕者为合格。如果管壁有内伤,这一放就会裂开来,可以立刻淘汰了。

    在朱浩看来,炉温大大改善,专门给通过的风增温,热鼓风技术也靠谱了,空气温度越高,炉温就会越高,炼出高含硅量的灰口铁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伊格纳缇伍兹和朱浩等人带着牛绍牌黑色护目镜,仔细的看着铁水被小心翼翼的倾泻进模具之中。

    如今黑色护目镜这个东西在铁血会家丁已经成为风行之物。最早是谭猴子,发现此物对于防止阳光刺目的效果极佳,便死乞白赖的从牛绍的玻璃作坊要走了十几副,分给了铁血会的年轻家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