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仁义无双-《金陵长歌》


    第(2/3)页

    流民们不自觉的哼唱起的北地小调,悠长、苍凉这声音如吹在大漠中的微风,絮絮的落入耳畔。

    杨毓转眸看过去,眸光闪了闪,对身侧的静墨道:“将我们的米粮一分为三,留下一份我们自己嚼用,剩下的分装成三百份,待我们过江之前,分给那些流民。”

    祺砚有些不懂,奇怪道:“女郎,渡了江我们就终途在望,不必担忧流民强抢,何必分米?”

    杨毓笑道:“你当人人皆能渡江?”

    杨毓这句话一出口,祺砚隐隐的明白了,她目光再看向那些历尽千辛万苦迁徙至此的流民,目光露出同情。

    是啊,士族高贵自能程舟渡江,庶民哪有财力行此事呢?

    静墨担忧的道:“女郎,现下米价节节攀高,已是七片金叶子方得一斗,若是你再行这散尽千金之事,到了金陵可如何安身立命啊!”

    杨毓耳边听着那熟悉的北地小调,心中一片荒凉,她峨眉微凝,缓缓的道:“留下一车米粮,剩下的全部散了吧。”杨毓的双眸清亮,她遥望了一眼绵延数里的流民,他们无望的眼神,不知怎地就让她发乎内心的难过,她缓缓的转过身,步子分明还是那风雅洒脱的女郎,却无人看见转过身的杨毓,那双略垂下的眸子。

    桓七郎欢快的跑来江边,手中拿着一个红色小笺。经过静墨与祺砚身侧,正见到杨毓转身离去,而二人目目相觑的模样。

    他负手而来,削玉似的脸颊因跑来而微微泛红,瞧着二人道:“何事如此踌躇?”

    静墨俯身行礼,而后蹙眉道:“女郎又要散财尔!”

    桓七郎一怔,缓缓的道:“若是别家女郎行此事,你俩踌躇也就罢了,那是杨氏阿毓,还有何怪哉?”说着桓七郎面上浮起微笑,对身侧下仆道:“分五车米粮出来,给杨氏女郎送去算是我这二兄助她散财。”

    下仆领命,转身去行。

    桓七郎朝着不远处,并肩而立的杨毓与王靖之走去。

    祺砚低低的道:“桓氏郎君分明可自博清名,却愿将米粮送与女郎,再以女郎之名送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