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人的事情-《漫步歌神路》
第(3/3)页
说完,王京云将目光从毕文谦身上转向了小晓琳。
有些默契地,小晓琳顺势接过了话头:“相比王秘书长提的事情,我这边目前值得提的,大概只有一件小事儿。”
小事……真能在此时此地说出口的,哪儿有什么真正的小事儿……
“你说吧。”
“事情是这样的:这一次的《樱花大战》的海选,原则上不是在整个东亚吗?这自然也包括了湾湾。但湾湾政府显然是不喜的,至少,不是乐见其成的态度。但《荀灌中原》以及附带着的边玫在RB的影响,湾湾那边,即使政府装聋作哑,民间却也不是瞎子。这一次海选,湾湾那边有不少人都存了心思。但和参加中国流行音乐联赛不同——为了一部作品的参演机会而参加海选,这连所谓的为湾湾争光都谈不上。所以,直到现在,来自湾湾的参选简历里,符合初步甄选要求的,只有一个。最终是否选择参演,是经理你的决断,但让不让人家到京城来面试,是我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当然可以公事公办。但对于人家来说,悄悄托人把简历投过来,至少是可以遮掩的事情,可如果真的人来面试了,却又最终落选,恐怕,我们的小事,就成了人家的大事了。”
毕文谦听懂了小晓琳的意思——这多多少少可以说成是统战工作的一部分,小晓琳没有效仿跪某办的打算,但也不希望搞出一个令某些人寒心的解读的可能性出来。
“具体说说?”
“那是一个小女孩,77年生的,才11岁。这一次参选的是小女孩的角色,也算是门当户对。小孩子长得还可以,唱歌的磁带我也听了一下,在小孩子里算是不错了,而且会弹钢琴。也正因为如此,我稍微多了解了一下她的家庭情况。和一般人不同,她的妈妈十七岁就生了她,又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而因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她爸爸那边,没有要她。从小,她就被她妈妈独自抚养。她妈妈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歌手,多少也算有点儿家学和遗传吧!像这样的家庭,原本是不敢在而今的两岸关系下当出头鸟的。但据说是因为夏林以及经理你写的《我想有个家》和《胡同里有只猫》,结合夏林的故事在湾湾的流传,让她妈妈下了决心。”
听小晓琳这么一说,毕文谦倒也释然了许多:“怪不得你会提这件小事。这样吧,明天你把这个孩子的资料放我办公室里,我先看看再说……对了,她叫什么名字?”
“嗯。”小晓琳点头应承着:“她叫范小轩。”
毕文谦悄悄咬住了嘴唇,好一阵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默默喝了一大口水,再次看向刘三剑。
“好吧,刘三剑,现在轮到说你想说的事情了吧?”
“我也只说两件事。”刘三剑笑眯眯地看着毕文谦,“一个,我本以为王京云会说——计划中,再过一个多月,会以中关村为中心正式成立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在上个月就正式批准了的事情,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打造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不出意外的话,王京云会兼任京城市科委副巡视员、海dian区区委副书记,直接负责这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毕文谦闻言看向了王京云,王京云却露出那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事情的确有这么个事情。但很显然,这些事情和鹏哥更对口,我虽然名义上负责,但说到底,算是协助鹏哥的工作。”
“……那,另一件事呢?”
刘三剑轻轻握着钢笔,整个人既松弛,又庄严:“同样是再过一个多月吧,如果不出意外,会在京城举行授予军队离休干部功勋荣誉章的仪式。在此之后,红旗轿车的国内订购资格的联合审核小组,将正式成立。黎副经理推荐由我作为文华公司在小组里的代表。而我,也愿意肩负这个担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