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工作强度-《漫步歌神路》


    第(3/3)页

    “嗯?他还拍了其他电影?还是主角儿?”毕文谦讶然,“不是说要好好拍戏吗?”

    “这并不冲突啊!香港这儿拍戏,就这样。”粟车索性解释详细一点儿,“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更早的时候,拍《旺角卡门》的王导演还在当编剧,虽然公认很有才华,但因为工作进度的问题,一度香港电影圈里没人用他了。而另一个和他关系很铁的刘编剧,雪中送炭地邀请他进了自己在的公司。不久之后,刘编剧先成了刘导演,王导演作为编剧,他们合作拍了一部叫《猛鬼差馆》的电影,啊,差馆是香港的方言,指的是警察局,相当于我们内地的派出所。那电影只用了三个月,成本也不大,赚了许多钱,张雪友就在那电影里当的主演。见有利可图,电影公司很快就计划拍续集,叫《猛鬼学堂》,自然也沿用之前的导演、编剧,还有主演。就是在《猛鬼学堂》筹备将要开拍的时候,王导演决心从编剧当导演了。但一开始并没有说服公司的老板投资。后来,你也知道了,刘经理投资了。《旺角卡门》是王导演第一次当导演,预算不多,在香港也请不起名气大的演员。张雪友和他合作过,也就一并拉了过来。等《旺角卡门》正式开拍了,王导演原本的电影公司那边,那这个说事儿,说我们横插一脚,说什么他们本来也想投资,只是还在考虑……这种翻嘴皮子的事情,刘经理没闲工夫理会,就和他们简单定了个调子,我们也给《猛鬼学堂》投点儿资进去,而且,让张雪友和王导演他们优先把《猛鬼学堂》那边的戏拍好;《旺角卡门》这边的,可以慢慢琢磨,不急。这一来一去,两部电影的进度就有了差别。”

    粟车说得有条不紊,但毕文谦听明白之后,脸色却不大好。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工作强度,还一年两张唱片,张雪友他还能有多少时间认真琢磨唱功?

    ……罢了,改变行业环境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毕经理,怎么了?”

    “没,没什么……“下意识地摇摇头,毕文谦换了个话题,“你刚才说,那个王导演,和那个什么刘导演,关系很铁?”

    “据说是两个人长期挤在房间里一起熬夜看足球世界杯比赛的关系。”

    噗……这么说,还真是……简洁有力。

    “那……好吧。你去拿拷贝吧!对了,在香港,像张雪友这样,又是唱歌又是拍戏的,多吗?”

    “应该说,这反而是常态吧……”粟车想了想,“香港演艺圈的人,主业好像总不是很明确。这一点,和我们内地不大一样。”

    “那你拿拷贝的时候,顺便问一下,参演《猛鬼学堂》的演员里,有没有也唱歌的。如果有,问问他们现在有空没,如果有空,也请他们过来一起看吧!”

    粟车呵呵地笑:“这话真放出去,恐怕没有也变成立刻有空了。”

    “刘姐姐不是说你这段时间替我拦了许多人吗?你也一并把那名单梳理一下,等看了电影,就给我。我在香港,只是懒得见那么多人,又不是不想见人。”

    “行!那我这就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