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钱怎么给-《漫步歌神路》


    第(2/3)页

    这下倒是毕文谦意外了。

    王京云没有解释什么,而是停顿了几秒,就直接念了起来:“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大约,王京云对这诗很熟悉,念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只不知这是真的烂熟于心,还是突击背过的结果。

    录音室里寂静了一阵。

    “……这诗,应该是哪个名人写的吧?我好像见过,但只对最后一句有印象。”

    “明朝,戚继光,在登州当官的时候写的,叫《韬铃深处》。”王京云平着视线,波澜不兴地解释着,“登州,就在现在的蓬莱。”

    录音室里陷入了更久的寂静。

    “……刘三剑最近非常忙吗?”

    毕文谦问得突兀,王京云答得也飘忽:“我已经名义上不在文华公司了。刘三剑忙不忙,黎副经理或许比我更清楚。”

    手指贴在吉他弦上,却无力拨弄。毕文谦习惯性地放弃了在王京云脸上看出什么想法的努力。

    “好吧……先说的事情,我知道了。那后说的事情,是什么?”

    “关于流行音乐联赛的事情。”王京云迅从旁边椅子上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些材料,捏在手里,“你大概已经听说过了——因为香港报纸的挤兑,这一赛季,到最后,邓丽军都没有来。湾湾省代表队,毫无悬念地连续9轮垫底。不过,最后一轮,湾湾那边新派了一个歌手过来,唱了一歌,还挺不错,就目前统计的投票数据来看,肯定不会垫底,说不定,有一点儿希望拿第一。”

    “哦?是谁?唱了什么歌?”以湾湾那边的情况,能在这么多国家队的夹缝中,有希望拿第一……毕文谦倒起了些兴趣。

    “歌手叫林茜,一个女的,3o多岁了。唱的歌,叫《掌声响起来》,是去年在湾湾那边行的歌。要说林茜唱的,和我们那些顶尖的歌唱家,还是有点儿差距。但这歌,写得的确不错。”王京云说的,不知是他的个人想法,还是他参考了什么人、哪些人的看法之后的看法,“这个变数,可能会引出一个问题。”

    “问题?”

    “说是问题倒的确不太适合,这本来就是我们一开始就该考虑的。但鉴于湾湾他们的成绩差得离谱,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忘了。”见毕文谦有些懵逼,王京云干脆从头说起了,“按照你设计的规则,每一轮,从1o分到1分,一共55分,一个赛季有十轮,加起来就是55o分,再考虑5倍分数另计的年度十佳作品,整个赛季的总积分,最少是6oo分,最多是1o5o分。联赛作品的磁带销售的利润分配,以这个积分榜为依据——这都是你定的规则。而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联赛的磁带利润,不直接收税,也就是说,每盘磁带的利润是3块钱。你多少也知道,为了排名,各种手段的推波助澜,倒真有点儿百花齐放的意思了。对这些,只要是对销售和宣传有益的,流行音乐司基本都乐见其成。所以,目前,每一轮的磁带销售都挺不错,平均下来,每一轮的销量都在5ooo万盘上下,我们做过调查,这个数字暂时已经没什么希望有质的提升了。因为,制约的已经不再是磁带本身,而是听歌的设备问题了。全国并不是所有家庭都买得起录音机的。为了喜欢的音乐买磁带,很多家庭可以,但为此买录音机,就是另一种概念了。而且,还有一方面,有一些人为了排名,抛出了一个音质论,说是现在的磁带技术,对于音乐的还原是有折扣的,越是高水平的歌,折扣越明显,他们宣扬,得听cd唱片,才听得到最好的效果,投票才最理直气壮。不少大一点儿的城市里,现在渐渐兴起了什么听歌会,大抵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小场所,一群自诩音乐爱好者的人在聚一起,拿一台cd机放歌听。就中国现在的情况,录音机都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了,cd机就更甭说了。但原则上,作为流行音乐司,我们还没有理由去取缔这种思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