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毕竟,没有地图头那样的名分,经济试验区也还没有正式成立,很多合作,暂时只可能停留在口头上。即使真成立了,一开始的合作也不可能过于深入。国家之间的关系,既可能很灵活,却又存在着巨大的惯性。” “特别是两个巨大的国家。”毕文谦吐槽道。 “没错。无论是国家系统,还是民间,我们和苏联之间……”万鹏斟酌着字眼儿,“始终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感情。” 毕文谦盯了他一会儿,慢吞吞地喝了喝水。 “你还是直接说吧。” “那好。文谦,你觉得,远东经济试验区,最需要什么,我们,又最需要什么?合作,应该从什么方面开始,又奔向什么方向?” 噗…… “你确定这样的问题,你要问我?” 万鹏认真地点点头:“我问的,只是方向。方向上的问题,你比很多人都看得分明,而且自信。” 穿越者如果看得还不分明,还没有自信,那还穿个屁啊……要么脑子有问题,要么,屁股有问题。 不过,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出口的。毕文谦当真低头思考了起来。 万鹏也没有打搅他,握着茶杯,非常有耐心。 书房里,只有毕文谦学着黎华那样,用中指轻敲的声响。 良久。 “我只说我的想法。” “嗯。” “和黎华一样,我在这个年代,其实也不够接地气,我说的一切,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判断……” “我知道,大家都知道。”万鹏摆了摆手。 “好吧……万鹏,听说,你想复兴老工业基地的电子产业?” “那是你说的,计算机的广泛深入运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觉得,直接这么做,很可能……欲则不达。” “为什么?” “工业,是科学理论和技术工艺相结合的产业。我很相信,凭我们中国人才智和努力,在计算机产业达到世界前茅,不是困难的事情,甚至引领展,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是不够的。就我看过的资料里……有那么一个叫做‘和平典范’的项目,对吧?” 万鹏思索了一下:“你是说……82工程?” “啊,是那个。我对那个项目本身,没什么看法,但那其中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的现状——飞机应该算是工业体系里很高级的事物了,结果,我们国家的飞机生产体系,连标准化都还没有普遍建立。万鹏,你难道觉得,靠一群连工业标准化都没有形成常识的工人,就能够让中国的计算机工业水平引领世界?那和缘木求鱼有什么区别?说不定,结果是我们的技术有了突破,转眼就被外国给窃去了,然后被别人依靠大规模的高级工艺水平所形成的成本优势给反过来碾压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