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绸缪-《漫步歌神路》
第(2/3)页
“黑点嘛……”好像……怒黑一波什么的,都是10年代的网络用语了,黎华的确不可能听懂,毕文谦想了一下,解释道,“算是从抹黑的意思的延伸吧……抹黑除了污蔑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做法,也可能拿确有其事的事情来针对,那就是黑了。毕竟人无完人,只要想黑,总是能黑的。只不过,黑,得黑到点子上才会对当事人造成切实的负面影响。比方说吧,一个歌手,如果物理成绩不好,一般人也不会逮着这点不放,在常识中,唱歌和物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如果英语成绩不好,那就有在唱英语歌的时候,发音莫名其妙的可能——从这个角度黑起来,那些没有听过这个歌手唱歌的人,或许就会先入为主地形成他不会唱英语歌的负面印象。”
听到这里,黎华约莫懂了一点儿,身子还半佝着,手泡在水里,头却仰了起来:“你是担心,将来有人要打压夏林?”
“那是迟早的必然。”毕文谦认真点头道,“偶像歌手天然比一般歌手的音乐技术门槛要低,却更容易赚到歌迷的钱。在商言商,肯定会有不少人和公司希望自己和自己培养的歌手成为偶像。但是,和一般歌手可以几年磨一剑不同,偶像歌手必须保持持续的曝光。那么矛盾就来了——任何一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除了工作学习的时间,剩下来能够休闲的部分,其实是有限的。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可能同时持续关注太多偶像歌手。也就是说,当偶像歌手的整体数量到达一定规模了,彼此的竞争将突然激烈起来,就像生物学上,培养皿里的细菌已经繁殖到充满整个培养皿。”
“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个局面总是会到来。先拿一般的情况来说——咱们第一盘磁带,因为青歌赛这种全国性的宣传,加上暂时没有竞争对手,所以能够卖出让所有人惊呆的成绩,但如果有朝一日,每一个青歌赛选手都趁势出了磁带,并且各自有推手为其宣传,全国人民必定会或多或少地分别喜爱不同的优秀歌手,掏钱买磁带的人很可能比现在更多,但平均到每一个歌手头上的销量,却很难和今日媲美。”
“所以,作为必须持续曝光的偶像歌手,当竞争不断激烈时,总会有人尝试盘外招。而始作俑者一旦出现,你黑我,我黑你,明争暗斗,挖坑设局,无中生有甚至合纵连横什么的,下限不断被突破,整个圈子乱成一锅粥,而且是黑糊糊的一锅粥——到时候,本就整体音乐水平不如传统歌手的圈子,就越发没精力在乎音乐,就越发和音乐本身没啥关系了。”
毕文谦还没有说什么眼球经济,黎华就已经瞪圆了眼睛。
“文谦,你想得太过黑暗……但的确有那种可能。”
“所以,我强调了,偶像歌手的法律风险,必须比普通人更高。”毕文谦没打算和黎华聊墨菲定律什么的,他望着她那似乎带怒的脸,斟酌了一下,“国内还没有偶像歌手这个概念,我们作为先行者,完全有机会制定行业标准,不让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偶像,从而让整个国内的所谓偶像圈儿,不至于竞争惨烈到破坏整个行业。我相信自己,也信任你。不过……”忽然,毕文谦拧干毛巾,搭在自己后颈上,凑到黎华面前,在她的脸盆里捞住她的手,“徒弟,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自身的改革,还有开放而带来的外来者——外面的偶像可不在乎什么真假,你也许可以鄙视人家唯利是图,不屑于怎么能赚钱怎么来包装的肤浅,但他们必然更习惯没有下限或者说没有节操的行事准则。我敢肯定,你绝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我们得防微杜渐。一个包装出来的偶像,无论包装得再好,只要花力气,总是能够戳穿的。换句话说,怎么做,才不让一个流氓把你的行为拉到和他同一个水平线上,然后用他那丰富的流氓经验将你打败?很简单,用真枪头戳破它的银样蜡枪头。”
最后一句,把黎华逗笑了,她终于不再保持那怪异的姿势,起身坐直,也顺带牵着毕文谦的手,把他拉弯了腰:“说得简单。”说着,用她那湿湿的手,摸摸毕文谦的脸颊,“什么流氓,什么银样蜡枪头?不许说这种怪话。”
“黎华……”
“你的意思,我懂了。但仅仅是懂了,远远不够。”黎华站起来,拉着毕文谦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干了手,“等咱们公司初步走上了正轨,我们得出国去看看,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你说的是歌手,也不仅仅是歌手,是流行音乐,也不仅仅是这一个行业的事情。你说要给偶像歌手专门立法,是不是除了对内规范,还有对外的念头?”
低头看着黎华抓着自己毛巾两头的双手,毕文谦发自肺腑地说:“徒弟,你真是我徒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