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录歌(一)-《漫步歌神路》
第(2/3)页
黎华只默默点了点头。
一会儿,两人出了房间,到了街边。黎华指着一辆面包车,让毕文谦认了。等在车上的司机看上去三十来岁,颇有些军人的气质。
与此同时,有人一边喊着毕文谦的名字,一边快步过来——宋菲,背着琴盒,脸上颇有些兴奋。
“早啊!”
“早!”却是黎华先应了声,“你倒是第一个到啊!”
“我家在津门,这几天在京城借住,能早点儿出门自然就尽早了。”
“先上车吧!等人齐了就走。”
陆陆续续,张姗、吕斯清、杨长勇、曾昭斌先后都到了。拍拍手,等所有人都上车了,黎华自己也上了副驾驶位,让司机启动。
人不算多,但七座型的面包车塞了8个人,而且还有不少乐器,却也颇为拥挤。后座上的毕文谦夹在杨长勇和吕斯清中间,在微微的颠簸中,和对面的张姗脚碰着脚,一米半有余的古筝横在中间,让人几乎没有挪动的余地。
看着张姗平静中略带点儿期待的脸,毕文谦不禁联想起了“未来”——那是在某人的摇滚演唱会上,一身白衣的她恣意撩拨琴弦的模样。
也许,这就是起于微末?
一路上,大家寒暄之余,便聊起了青歌赛——而毕文谦却是没有去关心复赛其他组的结果的。众人在意识到这一点时,很快便七嘴八舌起来。
“毕文谦,你妈妈的比赛你都不关心?”
“好吧……你是我妈的伴奏,你肯定知道。说说,她是第几名?”
“第二名!第一名还是苏虹,别说,你那首《我多想唱》,写得真好!”宋菲一手抱着琴盒,一手竖着大拇指,“后面的是一个叫张菊霞的女的,都没有参加出赛,直接就进复赛了!说不定是走的后门儿呢!”
“别说,就算是走的后门儿,”另一边的曾昭斌插言道,“人家那首《让我再看你一眼》,也的确唱得挺好。”
果然,张菊霞还是参赛了吗?走的,还是李谷乙的后门儿吗?
毕文谦不禁笑了起来。
“再后面的呢?”
“后面,还有王红,毛阿闵,都唱得不错。”回答的是毕文谦左边的杨长勇,“通俗专业组的,我觉得就这五位唱得好,还有一个得奖的丁晓青,就差了一些。”
“这样啊……那,民族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