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潮-《全能文豪之路》


    第(2/3)页

    门开后,赵亦明定睛一看:“咦?老妈你怎么回来了。”

    现在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半,明晓才出门不到一个小时呢。

    明晓显得很兴奋,她扬起手里的报纸:“明明,你猜我手里是什么报纸?”

    赵亦明头上不由又滑下三条黑线:老妈你要我猜也不要把报纸的正面对着我啊。难道“帝国日报”四个字我不认识?

    不过为了配合老妈,赵亦明只好装傻:“老妈,什么报纸让你那么激动。有什么好事?”

    “大好事啊。”明晓走到赵亦明面前,伸手就开始揉他的头:“儿子,这可是《帝国日报》,全国第一大报纸。今天上面可登了你的新闻。”

    《帝国日报》登了我的新闻?

    我有什么新闻,不就是写了几篇童话吗?我记得帝国日报是一份严肃的政治报纸啊,上面一般都是刊登国内国际大事,皇室和首相很忙之类的内容。我跟这份报纸恐怕连一毛钱的关系也扯不上嘛。

    看儿子不信,明晓连忙把帝国日报翻到第六版。这一版面是文化版面,随着明晓的手指指点。赵亦明才发现了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版面上,封笔很久的童话大师郑林洁给自己的童话写了一篇评论,评论里满满的赞扬。

    “人家不就写了个豆腐块夸夸我而已。”赵亦明有些不以为然,微薄上夸自己的多了去了,早就不激动了。

    没想这句无心的话一出口,老妈的嗓门就提高了几寸:“什么?还而已!你知道是谁在夸你?你知道他在哪里夸你吗?是郑林洁大师,我可是从小看着他的童话故事长大的。”

    “你这个臭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吧你就。”老妈手上的力度开始加大。

    “哎哎,老妈我知错了。”赵亦明立刻投降。

    这事其实不怨他,如果是前世哪位著名的文坛泰斗在《新华日报》上夸他,他早就乐得不知边了。而在这个时空,对这个郑林洁大师和《帝国日报》的江湖地位,赵亦明的认识实在很抽象。

    一方面他的确知道《帝国日报》和大师们的权威性,但这只理性的认识。重生时间比较短让他对这些还未产生像原时空对《新华日报》那样的感性认识。

    好吧,现在被老妈纠正。赵亦明不得不认真去读一读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给自己写的评价了:

    “我很欣慰童话界又出现了一位惊才绝艳人物,一个16岁的少年写出了历史上最好的童话。”

    “安格的童话,每一篇都像是一首美妙的诗歌和一幅最神奇的画。读着安格的童话,我们很轻易的就能融入故事中,与故事的主角们一起高兴,一起忧伤。可怜的丑小鸭、坚定的士兵、纯真的小明、痴情的雪人、可爱的白雪公主、小巧的拇指姑娘、美丽的睡美人和天真烂漫的小红帽。每一个人物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鲜活的印记。”

    “我对这些童话简直爱不释手,那些看似幼稚的话语有着洗涤人灵魂的力量。我喜欢看它们,它们不像那些普通的故事那样,板着脸对孩子去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们只是让我们的孩子明白什么是善良、勤劳、勇敢、坚强、朴素、健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才是童话。”

    “十分希望这位安格小作家能够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一篇短短的评价看得赵亦明脸色发红,就差没冒热气了。

    明晓只当儿子实在害羞,并没有在意继续唠叨:“上午我们小区门口书报亭的孙大妈特意给我送过来的报纸。吓了我一大跳,真没想到我儿子这么能干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