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书当快意读易尽-《顾宋》
第(2/3)页
许固虽是多年行走江湖,算是半个侠客,然而在其一生里,却是做过不少行当,见过的人情冷暖可以说比顾言三世以来都要多些。一颗心称为七窍玲珑也不为过。顾言一闪而过的失望,被他尽收眼底。他却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继续说道:“当然,此事不止于此。”
顾言听这么一说,再次打起了精神:“愿闻其详。”
许固将双手负于身后,说道:“入太学,若是妥善经营,十余年后,可得其利。然而入秘阁,虽是以编校书籍为主,然而得见宰执与官家的机会却是更多了。交好宰执,则易得重臣举荐。至于得见官家……说到底,官职也不过是官家随口一说罢了。”
顾言脸上露出了微笑,坐直了身体,意味不明的说道:“官家春秋已高。”
“不错!”许固拍手道,“我正要说到此处。上次我和你说的‘榜下捉婿’一事你有何看法?”见顾言有些迷惑,许固接着说道:“我一开始就有些纳闷,就算你不曾高中,应当也也会有不少人上门提亲才是。而如今你高中探花却依然没有人上门……你难道不曾想过此事?”
顾言一怔,苦笑道:“这个我的确没有想过。你是说……”
许固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点出了重点:“福康公主。”
顾言有些难以置信:“这……不太可能吧。按惯例,尚主一般是勋贵子弟……”话还没说完,顾言就不说话了。仁宗的身体一日不及一日,公主已经到了下嫁之年,膝下又无子嗣,倒也的确不必借福康公主的婚事拉拢臣子,表示恩宠。
北宋的驸马,几乎可以说远离了政治,更何况,顾言连公主的面都没见过,顾言虽是不尽信许固说的话,却也有了几分怀疑。
“所以说,你若是不想去做个富贵闲人,就得好好表现了,可别真钻进秘阁那堆故纸堆里去了。”许固笑道。
“这却也不是难事,虽然如今不能参与政事,但政论文章,我还是写得出来几篇的。应该多少也能抵消一下文学声名的影响。”
“这样自然不错。”许固笑道。“如何?现在是不是应当说一句‘吾之子房也?’”
顾言略带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笑道:“看来前几日借给你的《三国志》读的不错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