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直上蟾宫欲折桂(五)-《顾宋》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见顾言面有难色,梅挚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为何加曰?”

    这四个字的提示让顾言像是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就出了答案,他感激的看了一眼梅挚,立即答道:“称鲁人之词,故加曰。”

    梅挚不置可否,将这本子交给了站的最近的王珪。王珪接过去,却没有翻动,直接问道:“‘吾与郑人末有成也。’一句的注是什么,疏是从哪里到哪里,内容为何?”

    这一段注疏在《春秋公羊传注疏》里却是紧接着梅挚的问题的下一个注疏,有了梅挚的提醒,顾言的思路也清醒了不少,答道:“末,无也。此传发者,解郑称人为共国辞。”顿了一顿,又答道:“徐彦的疏注解的是何休注解中的‘此传发者,解郑称人为共国辞’一句。解云:‘传发此吾与郑人末有成一段事者,非直解郑擅获诸侯为有罪,而鲁侯不能死难亦当绝,故令郑称人。言输平,则鲁侯亦合称人矣。一个人字,两国共有,故云称人为共国辞’。

    王珪笑了笑,递给了范镇。

    “‘木正曰句芒’。你便答答杜预的注是什么吧。”范镇翻了一下,问道。

    这问的是《春秋左传正义》这却不是很偏,顾言答道:“正,官长也。取木生句曲而有芒角也,其祀重焉。”范镇点点头,将东西递给了面色不是很好的韩绛。

    韩绛一翻,也不客气:“无冰。终时无冰则志,此未终时而言无冰,何也?”

    看这样子是不打算有所提示了。顾言想了想,还是答出了正确答案。“言终寒时无冰,当志之耳。今方建丑之月,是寒时未终。徐邈、何休并云:“此年无冰者,由季孙行父专政之所致也。”桓十四年亦无冰,范云“政治舒缓之所致”,必不得与二说同也。又尔时季氏不专政,亦无冰,明徐、何之言不可用。”

    “哪一卷?”韩绛有心杀杀顾言的锐气,遂问道。

    一般人看书会记住页码和章节吗?显然不会。而就算是引用典故写文章也不过是某书云罢了,又怎会将卷数也记住?更何况韩绛的问题出自《春秋谷梁传注疏》也并非像论语一样的热门书。科考或许会考如欧阳修问的年份,但绝不会问卷数。这个问题显然把顾言难住了。顾言按照年份时间一步步推算卷数,最终迟疑的回答道:“第十二卷?”

    韩绛嗤了一声:“第十三卷。”看到顾言这犹豫不决的样子,韩绛感觉心里的气顺了不少,也就说道:“罢了,也就算你答对了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