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4章 被反垄断调查了-《重生科技狂人》


    第(2/3)页

    现在的米高梅总裁大卫.比格尔曼,曾经于1978年代末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闹出了挪用公款的丑闻,进而也让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高管层发生分裂、陷入混乱。

    科克?柯克里安这位拉斯维加斯的赌_业大亨,从来都是不甘寂寞地各种投机,当时他不但把大卫.比格尔曼招进米高梅担任总裁,还伺机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百分之二十五股份。

    鉴于科克?柯克里安把米高梅折腾得死去活来的例子,回过味来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高层,对科克?柯克里安谋求控制权的意图,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甚至不惜诉诸法律,打算回购这些股份。

    意识到自己的名声在好莱坞臭了大街的科克?柯克里安,心里的窝火就别提了,仅仅为了面子,他也不能让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这些高层如意。

    于是,在把米高梅这个烂摊子成功甩卖给了科威特投资局后,科克?柯克里安又在去年年底找到了唐焕这个富得流油的硅谷暴发户,打算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这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套取一些现金,好再找下一个投机生意。

    对于这个交易,唐焕的态度算是可有可无,故而他对科克?柯克里安说,“你要是答应半年后交易的话,我不但愿意接盘,还额外多给你1000美元现金。”

    一听有这等好事,科克?柯克里安就忍着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鼓噪,答应了下来,为了保险起见,还和唐焕签好了合同。

    当时间来到了今年的北美暑期档,电影《e.t.外星人》高歌猛进的票房表现,让包括科克?柯克里安在内的很多商人,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发觉好莱坞还是如此地吸金能力彪悍,科克?柯克里安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在电影领域作为一番。最起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那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能再提提价。

    但白纸黑字的合同摆在那里呢,唐焕可不是好欺负的,尤其是,这时候可口可乐公司突然插进来一杠子。科克?柯克里安只好认了。

    因为神农基金会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握着可口可乐公司数量可观的股票,所以唐焕和沃伦.巴菲特两人加在一起的话语权,在可口可乐的董事会上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于是乎,唐焕对沃伦.巴菲特说,你帮我游说一下可口可乐的董事会,把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收购下来。好打击一下它的合作者华纳,同时顺便分享一下其电影版权。

    对it、电影这类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沃伦.巴菲特的态度一向非常保守,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如果唐焕怂恿的话。他往往会选择跟着参与一下。

    还别说,在1980年走马上任的可口可乐公司总裁a——罗伯托.郭思达,还真被忽悠得动了心。

    盖因电影《e.t.外星人》在票房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吸金能力,着实晃瞎了不少老谋深算商人的氪金狗眼。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电影《e.t.外星人》里做的软广告,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比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时思糖果,销量竟然增长了百分之九十。

    一向善于经营可口可乐品牌的罗伯托.郭思达,在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当然会把电影和自己公司的品牌联想到一块。

    当可口可乐公司和唐焕一主一次,联合砸出来七亿多美元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就像当初联美公司之于保险业巨头泛美公司一样,出于塑造品牌的目的,乖乖地成为了传统产业巨擘——可口可乐公司一个亮丽的点缀。

    虽然科克?柯克里安按照合同拿到了现金,但他心里不舒服。自己顶着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众高层口诛笔伐的压力,和对方斗了半年多的时间。到头来却是为唐焕打了掩护,多出来的那1000万美元貌似一个好处。其实就是辛苦费嘛,没准还不是唐焕自己出的,而是可口可乐公司代付。

    就这样,心里不平衡的科克?柯克里安,很没下限地嘴一歪歪,酸溜溜地散播开了谣言,“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新的主人,其实是唐焕。”

    对于这个八卦,其他人或许只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和唐焕明争暗斗的史蒂夫.罗斯却不得不认真起来。

    盖因在这十多年中,华纳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渊源很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