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4章 一起去迎接唐焕么-《重生科技狂人》


    第(2/3)页

    现在好了,完全溃败的怡和,不但把香江电话交还给了唐先生,还把自己搭了进去,真是咎由自取。

    和消费者的轰天叫好不同,大东电报局则是心中惴惴不安。

    此前,香江电话总揽香江本地的市话,大东电报局则负责香江对外的通信,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现在香江电话成了唐焕的心肝宝贝,万一想要继续扩大一下经营范围,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大东电报局并没有指望着东家太古洋行未雨绸缪,盖因现在香江的四大英资洋行凋零得只剩下太古洋行一家了,面对唐焕刚刚合上的獠牙,太古洋行也不敢轻举妄动。

    唐焕这种为了私人恩怨。不惜一切代价的凶狠劲,实在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要知道,唐焕的这种不惜一切代价。背后意味着疯狂砸钱,而不考虑盈亏。因为所有人都开始认为。唐焕斗气买到手的怡和,是一个烂摊子,而且他的部下们都公开做此表态了。

    当怡和的英国股东们在伦敦搞串联,准备内斗的时候,香江这边的周密,则在媒体面前暴跳如雷,因为初步统计之后,他发现怡和债台高筑。外面欠了100多亿港元。

    周密直言不讳地质疑,“怡和一系的企业没少在股市上增发股票融资,现在那些钱哪里去了?”

    随即,勤和请来的金融团队,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查账行动。

    坊间甚至对此传出了众多流言,即英国的商人们一直都在使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把香江的财富装进自己的口袋里,然后带到英国去逍遥,反正有港府照顾,之前廉政公署也调查过英国人。可往往都是无功而返,连人都找不到。

    毫无疑问,这种舆论不但是对怡和的打击。也连累到了香江其它英资企业的公众形象。

    在对此议论纷纷的社会各阶层中,热血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受到时下香江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他们的就业,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自然对那些贪婪无度的商人极为不满。

    其中,一位历史系的大学生,就在自己的论文中讨论了怡和的发迹历程,结果这篇文章直接走出了学校范围。被媒体们广泛引用。

    ……

    1832年7月1日,两名苏格兰裔英国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马地臣。在中国广_州创办了渣甸洋行,主要从事鸦_片的买卖。

    1833年。英国国会结束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英贸易的专营权。于是,渣甸洋行抓住了机会,填补东印度公司留下的真空,从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代理商,变成了亚洲最大的英国洋行。

    按照英国人所著传记的描述,威廉.渣甸是一位出色的计划者,强硬的谈判高手和战略家,其个性强硬严肃,以工作狂著称,但富于“同情心”,不断寄钱给在苏格兰不那么幸运的家人,也提携在公司内工作的侄子们。

    同时,威廉.渣甸还以专横高傲而知名,被冠以“铁头老鼠”的绰号。

    其在广_州十三行“g”——“义和行”的办公室,仅有一张椅子,只有他自己可以坐,客人则永远只能站着。

    威廉.渣甸的精明,甚至能在沿海鸦_片走_私期间,以得到更多的皈依者,说服了普鲁士传教士郭实立牧师。

    1839年,林则徐实行禁烟,威廉.渣甸亲自前往伦敦,游说英国政_府与满清开战,并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江,做为贸易据点。

    1840年,如威廉.渣甸所愿,鸦_片战争爆发。

    1841年,香江被英国占领,渣甸洋行以565英镑购入香江首幅出售的地皮。

    同一年,威廉.渣甸众望所归地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

    英国外相亨利.约翰.坦普尔对其夸奖道:“渣甸先生在中国提供给我们在海军、军事和外交事务方面,详细的指导、协助和信息,带给我们满意的结果。”

    1842年,渣甸洋行将总公司从广_州迁至香江,并更名为怡和洋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