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导演标准-《领衔巨星》


    第(1/3)页

    台上,各种节目还在进行,期间,系里的老师们也来了,为大家介绍了几名导演系和管理系的15级新生班主任,不过周易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没有多加关注,又不是表演系的班主任。

    看上面热热闹闹的,班主任还表演了节目,但周易不想再凑热闹。

    王弥勒他们带着周易偷溜了出来。

    楼下有一间咖啡厅,大家去坐坐。

    不少学长学姐没有参与楼上的活动,都在这里聊天闲谈。

    王弥勒要了几杯咖啡,大家围坐说话。

    经过交流,周易对几位学长的情况也有些了解,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做项目,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假期,拍过一些音乐短片和广告短片,都是很小的项目,不出名,可以赚些生活费。他们还有拍网络短剧的想法,或者可以从电视电影起步,对自己的未来有谋划。

    不过正东现在没有这些杂项,主要项目就是电影长片和电视长剧。

    音乐部门有音乐短片项目。

    至于如今网上流行的网络剧,周易平时不感兴趣,也不看那些东西。公司高层同样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一个原因。但周易不怎么看得上,也是主要因素。

    贪多嚼不烂,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要搞。

    能专才能精,拍好自家影视剧就很好。

    虽然那些网络剧偶有爆红,甚至能点击上亿,但不管前世,还是今世,周易没见过哪位名导巨星是靠网络短剧走红的,往往因为拍那些东西被限定了类型,再怎么有人气,投资商一提到他们,首先一个印象,那是拍网络剧,演网络剧的,肯定拍不了电影,演不了电影,那就很麻烦了。

    甚至很多粉丝们也有这种想法,捧你归捧你,却不代表看得起你。

    平时吃炸鸡烤翅,但知道那是垃圾食品,不是豪华大餐。平时看网络小说,但知道那是快餐文化,不是经典文学。如今大部分粉丝都很理智,不会无限脑残,不是那么好骗的。

    你十年前在拍网络剧,十年后可能还在拍网络剧,一直改变不了。

    这是很悲剧的事情。

    实在没出路的情况下,一些年轻导演和演员才会去尝试这些东西。

    作为刚出校门的新人,能拍这些东西,积累经验,然后及时转型,也是有益的。

    及时转型最重要,就怕转型不过来,就很惨了。

    如今正东已有自身成熟的体系,当然不会搞这些项目,自己的影视剧项目很多。

    闲谈之间,几位学长觉得正东作为新兴的二线公司,很有代表性,问正东现在是不是还招导演?是什么标准?想让周易说来听听。他们都想了解一下二线公司到底是什么章程。

    能多了解一些行业内幕,也是他们的目的,正东确实很有代表性。

    这样就好,不是现在非要周易投资不可。

    拉投资不是易事,大家心里有数,不可能随便一说,周易就会同意,那样没有精心准备,显得过于轻浮草率,往往会给人留下不良印象。他们当然不会那么干,就算有同校关系,也要准备充分才行。

    何况谈那些事情,往往都是去冲霄楼谈。

    那样大家都明白,是去正式谈项目投资。

    如果在外面谈,就是随便闲聊。

    这算是燕影校内的一种潜规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