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四大院线-《领衔巨星》
第(2/3)页
“《五毒门》,五张票!”
“海淀区没位子了,还好这里还有!”
一群高校大学生又来疯狂刷票房了。
这些都是钱柜社团的同学,真有钱!
售票员熟练的卖票找零,晚场票价定在9.9华元,简直就是坑,专坑售票员,每次都要找零。这还不如早场套票5华元加零食5华元,或者干脆晚场10华元多好,都是整钱,找零真麻烦。
不过晚场票卖得真好。
尤其是《金刚葫芦娃》、《五毒门》和《海鸥飞处彩云归》,是最好的。
《葫芦娃》是童年梦想,粉丝众多;《海鸥飞处》有大影后,男粉无数;至于《五毒门》,那是动作片影迷的天堂。相比之下,《铜雀台》是历史片,场景颇大,但剧情稍微闷点,虽然有影帝坐镇,但吸粉很难,票房跌得很快。其它影片,尤其是新片,就更差了。
观众主要还是喜欢看那三部卖点突出的片子。
售票员休息的时候,也抽空看了几部片子,对它们的卖点都心里有数。在他看来,这三部影片绝对不分轩轾,都是很好看的影片,无非是针对的观影人群不同。
如果是动作片影迷,当然认为《五毒门》最好看。
但喜欢全家欢类型的影迷,会认为《葫芦娃》最好看,他们不会带孩子去看《五毒门》。如果喜欢浪漫爱情片,或者是怀旧片,还有一些死忠粉、真爱粉、脑残粉,自然认为大影后的片子更好看。
其实是各有千秋,周末能卖出高票房,就很厉害!
尤其《五毒门》在没有名导巨星的情况下,一帮二线加新人,缺乏号召力,能拼成这样,真的很厉害!人家的宣传也是拼了,都不知道怎么上的燕京电视台,确实厉害!
看今天这种情况,票房肯定又爆了,比周五还高。虽然放映的几场中,票房都饱和了,单场观影人数和昨天周五差不多,但关键是,放映银幕和场次又增加了。
像《葫芦娃》和《海鸥飞处》,它们的拷贝数量都是固定的,没办法增加,而且银幕数量够了,用不着增加。只有《五毒门》需要增加银幕和场次,而且也能轻松办到。
这就是燕京本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是外地,就不好办了。
听说林经理又去正东影业,临时又要了一块拷贝,给本地加映。
还是林经理有办法,不服不行呀!
正东影业总部当然有剩余的备用拷贝,不会一块不留。即便用拷贝机现拷几块,也不费事。对于合作伙伴的一些合理要求,当然会尽量满足,何况这样对自家影片也有好处。
自家影片要冲击周末票房排行榜,票房自然多一点是一点,正东方面肯定不会拒绝。
目前时间越来越晚,但观影的影迷越来越多,售票员越来越忙。
“《五毒门》,两张。”
“《五毒门》,一张。”
售票员发现,购买《五毒门》票的影迷正在不断的增多,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银幕数量,放映场次,都已经和《金刚葫芦娃》并驾齐驱,当然仅限点映影院。甚至一些刚看完《葫芦娃》和《海鸥飞处》的影迷也会再买一张《五毒门》的票,看看究竟。
要看就看个痛快,今天看了一场,不在乎多看一场。
何况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一部小成本点映片的观影人数居然这么多,自然会引起某些影迷的好奇心,想要看看。
不是所有影迷都上网看过相关评论和消息,也不是所有影迷都看过相关的电视节目,更有不少影迷根本没有注意过视频贴片广告,但在观影现场,他们难免会被这种奇特的情况勾起强烈的好奇心。
这样也会增加影迷观影数量。
毕竟影片类型不同,不妨碍大家多看一场,换换口味。
还有不少影迷围在外置大屏幕那里,观看预告片,同样准备买票观影。
甚至有些影迷是刚在别家影院被某些新片折磨了两小时,特意跑来这里看《五毒门》,换心情的。有的影迷是得到朋友介绍推荐,有的影迷是看过相关影评,知道消息,不一而足。
更有影迷是来重复观影,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呢!
售票员还留意一下电脑屏幕上显示的购票人数。
如今算上网络购票,《五毒门》中厅加映场的票已经卖出去150多张,简直太疯狂了。
除了很多影迷全家购票的《葫芦娃》,今夜根本没有其它影片能媲美《五毒门》。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随着周五《五毒门》的票房爆发,影片口碑越来越好,走势越来越强,周六票房自然会持续井喷爆发。尤其在网络上,各种好友圈都在疯传消息,早就形成了群体扩散趋势和影迷联动效应。这种情况,绝对是大势已成,谁都阻挡不了。
即便下周周末有两部超级大片泰山压顶,《五毒门》也不怕,自有一口真气撑着。
甚至有些点映影院看到这种情况,已经彻底撕下面皮,放下顾忌,开始利用网络邮件、会员麻花群和手机短信有选择性的向院线的一些高级会员和动作片影迷推送影片推荐,介绍卖点。这同样是维系忠诚会员的一种手段,更使得影片的观影人群滚雪球似的增大。
第(2/3)页